喝到自己最期待的咖啡是每一個咖友最樂在其中的事,那對于一杯讓人想喝喝看的咖啡應該具備什么條件?
先來看看新手沖泡指南吧!

濾紙折好
步驟一:
將濾紙折好后,放入濾杯內(nèi)。

熱水沖濾紙
步驟二:
以熱水沖濾紙,只要讓濾紙全部潤濕即可,藉此將濾紙味去除。
( 沖洗濾紙的水雖然只有一點點,但也別忘了要先倒掉再進行后續(xù)的動作)

咖啡粉搓個小洞
步驟三:
倒入咖啡粉,讓粉分布均勻,并在中心點以小拇指搓一個小洞。

倒熱水到小洞內(nèi)
步驟四:
以87到92度的熱水, 先倒點熱水到小洞內(nèi),然后慢慢以順或逆時針擴散到周邊的咖啡粉,直到有點滴漏感時收水,悶蒸30秒。
(悶蒸可讓咖啡粉吸入熱水排出二氧化碳,有助于后面芳香物質(zhì)的萃?。?br />

咖啡粉會膨脹鼓起
步驟五:
悶蒸時咖啡粉會膨脹鼓起(越新鮮的咖啡粉越會鼓起),直到鼓起將塌陷時,便可注入熱水。

以中間轉(zhuǎn)圈擴散
步驟六:
手沖時,以中間為圓心,轉(zhuǎn)圈慢慢擴散出去,讓熱水可以在咖啡粉內(nèi)水平擴散,以萃取豐富的咖啡風味。
(手沖繞圈時,別直接沖到最外圈,此舉會讓熱水沿著濾紙杯緣直接落下,不但沒有萃取到,反而會稀釋咖啡濃度)。
步驟七:
手沖結(jié)束前可稍把壺提高,在咖啡粉中間甩壺,增加沖泡壓力,利用熱水加壓翻攪咖啡粉,做結(jié)束前的最后萃取。

讓濾紙內(nèi)的水慢慢滴漏
步驟八:
收水,讓濾紙內(nèi)的水慢慢滴漏,等滴漏到自己喜歡粉水比例的咖啡后,即可拿起享用。
想要沖一杯讓人想喝喝看的咖啡,不再只是認真地注水就能解決事情,也不再只是換更好的磨豆機,咖啡味道就能得到改善,一杯讓人有欲望喝的咖啡需要滿足以下三大關(guān)鍵要素:
一、沖泡的技術(shù)與方法
二、烘豆師的烘豆手法與個性
三、咖啡豆產(chǎn)地的種植,處理方式與品種

一、沖泡的技術(shù)與方法
沖泡的技術(shù)與方法有三個很重要的因素,即沖泡時間,沖煮水溫以及水流。
a.沖泡時間
沖泡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咖啡的風味,一般而言,萃取時間越長,咖啡風味越強烈、濃度越高、咖啡酸甜苦也會越明顯,反之,如果萃取時間越短,咖啡風味則越柔和、濃度較低、咖啡酸甜苦越不明顯。因此建議:在平時的手沖咖啡中沖泡時間稍微短一些,沖泡時間過長容易萃取到不好的咖啡風味。

b.沖泡水溫
水溫與烘焙度剛好呈現(xiàn)反比例,即烘焙度越深的咖啡,水溫越低,因此沖泡水溫可以根據(jù)烘焙的程度決定,建議沖泡水溫如下:
淺度烘焙:攝氏90-92度
中淺烘焙:攝氏87-90度
中度烘焙:攝氏85-87度
中深烘焙:攝氏83-85度
深度烘焙:攝氏80-83度

c.水流
水流與咖啡風味醇厚度密切相關(guān),醇厚度過高咖啡會有苦澀味,過低咖啡帶有尖酸的口感,因此在沖泡咖啡時需要掌握好沖泡水流,一般水流越大,透過濾紙細孔的不可溶性物質(zhì)也會增多,從而導致醇厚度的增加。
二、烘豆師的烘豆手法與個性
一杯好咖啡,烘焙重要性占百分之八十,一杯咖啡讓人產(chǎn)生想喝的欲望,除了高顏值的烘豆師外,更重要的是烘焙師的烘豆手法與個性,每個烘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烘焙個性,最大的個性就是對咖啡味道有自己的想法了,一個專業(yè)的烘焙師在烘焙過程中會觀色聽音并且可以掌控咖啡的整個風味,烘焙師的專業(yè)水平?jīng)Q定了在烘焙的過程是否足夠的有趣,有經(jīng)驗的烘焙師會把烘焙過程“表演”的淋漓盡致,烘完還可以立馬讓人嘗嘗是不是自己期待的味道。

三、咖啡豆產(chǎn)地的種植,處理方式與品種
就算是同一咖啡產(chǎn)區(qū)咖啡的風味也會有所不同,尤其是單一產(chǎn)區(qū),每年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也會有所不同,味道也必然會有所差異,并且每個單一產(chǎn)區(qū)也會有很多的咖啡莊園,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中下,每個莊園收成的咖啡豆品質(zhì)也不盡相同。另外,每一產(chǎn)區(qū)的咖啡加工方法也不一樣,比如咖啡的處理法,采用不同的處理法處理咖啡最終成品的咖啡風味也各有所長。最后,說起咖啡品種,根據(jù)栽培地、栽種方式、栽種的人的不同,咖啡品種也有所差異。

想要沖一杯讓人有沖動想要喝喝看的咖啡,不僅僅停留在推薦哪個咖啡最流行,也許適當?shù)慕涣鳒贤ㄒ矔屇愀p易喝到自己最期待的那杯咖啡。
最后,再來分享一下手沖練習小訣竅:
1. 手腕&手臂的力量
這可以說是手沖穩(wěn)定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對近年美國手沖咖啡文化稍有涉略的人,應該會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xiàn)象,就是幾間代表性咖啡館,沖煮師都是彪形大漢,手骨粗壯,肌肉發(fā)達,要不是都穿著西裝、打扮整齊,分分鐘會被人誤會是健身教練。
因此,若想增強手沖的穩(wěn)定度,可以舉啞鈴來增強手腕及手臂的力量。
2. 雙手持壺的練習訣竅
對于單手力量嚴重不足的人,或不想為了手沖咖啡而變成肌肉大漢的人,一般都會建議采雙手持壺的方式 。然而,雙手持壺的穩(wěn)定性,牽涉到雙手的協(xié)調(diào)性,若協(xié)調(diào)性不佳的人,要提升穩(wěn)定度不容易。
一定要記?。?br />
左手只是輔助!建議雙手持壺的人,手的力量可以集中在控制流速,至于注水繞圈 (如果你用的是繞圈法),可以練習以雙腳互換重心的方式,身體往前、左、后、右依序傾斜,造成全身繞圈效果。而手只要固定在胸前同一個位置就可以了,上半身跟雙手持壺的位置,在繞圈過程中,是完全不變的,只靠雙腳重心變化、傾斜身體,完成 "中, 左, 后, 右, 前" 的逆時針繞圈注水 (順時針道理亦同)。
3. 建議一開始就練粗口壺
道理很簡單,粗口壺練得好也可以細流 ; 但細口壺練得再好,也不可能有大流量(如果你嘗試過便知,細口壺水流一大就會變得非常有沖擊力,很難控制好)。
若只練細口壺,遇到需要大流量的豆子,想學習大水流的沖煮法,不還是得重練?
4. 先練流量控制,再練沖水范圍
流量控制得好,水才能滴落在你要的位置。先別管是不是沖到濾杯壁邊緣。等你能掌握水滴落的位置,水柱不會忽大忽小的時候,控制沖水范圍很快就能得心應手了。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倒水和畫圈不是同時進行的嗎?要練就同時一起練就好了,干嘛要分兩段?這里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分兩段練。動作是同時進行沒錯,練習的時候,保持注水的水柱大小不變、不斷流,進行一定范圍內(nèi)的位移。只是第一階段注意力只放在流量控制,練好了,第二階段再放注意力在沖水范圍。

基本功學好,不一定能沖出好咖啡。但是要沖出好咖啡,一定不能沒有基本功。因此,初學者只要把基本功先練好,再進一步學習各種萃取法,那么當你拿到好的豆子,就能輕松掌握沖出好咖啡的關(guān)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