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咖啡到新式茶飲,再到無人零售,從戰(zhàn)略維度上看,瑞幸似乎是在模仿美團的邏輯:圍繞已有的核心產(chǎn)業(yè),無限打開周邊和上下游,給外界的感受是沒有設置業(yè)務邊界。
但和在資本助推下迅速擴張的瑞幸相比,美團是一步一個腳印、把臟活累活干到極致的典范。
美團趟出的路,未必就適合瑞幸去走;美團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未必能被瑞幸輕易化解。
文|Eric 楊舒芳
編輯|楊舒芳
原創(chuàng)|科技考拉
連續(xù)3個月大漲后,瑞幸咖啡的股價站在了歷史的高點上。
1月8日,瑞幸宣布進軍無人咖啡機和無人售賣機。在春節(jié)前相對平靜的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瑞幸的新故事迅速給予了資本市場刺激。而此時,距離瑞幸的上一個故事,只過去了剛剛4個月——2019年9月3日,小鹿茶正式宣布獨立運營。
從戰(zhàn)略維度上看,瑞幸似乎是在模仿美團的邏輯:圍繞核心產(chǎn)業(yè),無限打開周邊和上下游,給外界的感受就是沒有設置業(yè)務邊界。
毫無疑問,美團成功了。那么,瑞幸呢?咖啡神話還可以繼續(xù)復制嗎?
燒出來的“中國咖啡速度”
在燒錢這個賽道上,必須擁有的姓名的公司,大約要屬ofo和瑞幸。
但我們已經(jīng)看到,結局是截然不同的:ofo燒錢燒到被全民討債,2020年開年12天就新增了6條被執(zhí)行人信息;瑞幸卻在2019年成功敲響納斯達克的鐘聲,燒出了“中國咖啡速度”。
并且,這種燒錢速度還在進一步把瑞幸咖啡向上推。在無人零售發(fā)布會上,瑞幸咖啡CEO錢治亞稱,截止2019年年底,瑞幸直營門店數(shù)達到4507家,已經(jīng)超過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shù)量。
不夸張地說,能把公司一路燒到上市,燒成中國門店規(guī)模最大的咖啡品牌,是瑞幸最大的本事。
燒錢活動還在繼續(xù)。
就在無人零售發(fā)布會的前一天,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FORM F-1文件,計劃發(fā)行4億美元的可轉換優(yōu)先債券,同時計劃增發(fā)1200萬股股票、融資規(guī)模超過2億美元。
從數(shù)額上看,可轉債及新股發(fā)售合將給瑞幸咖啡帶來約6億美元資金,超過2019年5月的IPO募集金額。
事實上,在瑞幸IPO之前,從2017年的錢治亞、陳敏的6000萬元個人借款,到2019年4月上市前夕的1.5億美元B+輪融資,上市前的瑞幸咖啡已經(jīng)燒掉了將近十億美元。

用燒錢換規(guī)模的一個副作用,就是仍在不斷擴大的虧損。11月14日,瑞幸咖啡公布2019年三季度財報,總凈營收為15.416億元,凈虧損5.31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擴大9.7%。
左手擴張,右手燒錢,處在中間的,就是瑞幸不斷向資本市場講出的新故事——從小鹿茶到無人零售。但故事終究是需要落地的。
下沉不利的小鹿茶
2019年7月,小鹿茶上線;9月,小鹿茶正式宣布獨立運營,主攻二三線城市和下沉市場,并推出“新零售合伙人”的加盟策略。
“合伙人”0元加盟、大量補貼優(yōu)惠……當時,小鹿茶來勢洶洶,試圖在國內(nèi)發(fā)展迅速的新茶飲市場內(nèi),復制瑞幸的咖啡神話。在喜茶、奈雪的茶已經(jīng)拿到高估值的環(huán)境下,一切都看起來非常值得被期待。
根據(jù)《2018-2019中國咖啡消費藍皮書》,預計2020年我國咖啡市場銷售規(guī)模將達3000億元,其中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是咖啡消費的主力人群。不同的是,消費潛能尚未完全被挖掘的低線城市,用戶對咖啡消費敏感度相對較低,反而對新式茶飲消費傾向更高。
美團點評發(fā)布的《2019中國飲品行業(yè)趨勢發(fā)展報告》可知,2016~2018年間,三四線城市的茶飲門店數(shù)增長超過138%,而一線城市只增長了59%。

對于品牌認知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瑞幸而言,下沉市場是一個最好的故事,新式茶飲則是講好這個故事的工具。
但目前來看,小鹿茶的發(fā)展情況,并不像當初想象的那么樂觀。
一方面,小鹿茶所選擇的加盟模式,被認為是采取了想要降低成本、迅速擴張、占領市場的戰(zhàn)略。
但根據(jù)新媒體“店鹿”的統(tǒng)計結果,實際的發(fā)展情況卻不是這樣:2019年底瑞幸的門店數(shù)為4507家,2018年底為2073家,相當于2019年瑞幸咖啡新增門店數(shù)1804家,平均每天新開5家門店;小鹿茶截止到2019年底的門店數(shù)大約為204家,平均每天大約新開一家店。
這意味著,在補貼力度和資源投入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小鹿茶的開店速度要比瑞幸慢許多。
另一方面,目前來看,小鹿茶也并未如當初預定的那樣,成為瑞幸的下沉工具。
科技考拉統(tǒng)計了小鹿茶近期新開的50家店面,地域分布大多仍然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及相對發(fā)達的省會城市, 勉強可以算作三線城市如淄博、廊坊、汕尾等,只有12家門店,占比僅為24%。

相當于,小鹿茶的主要活躍區(qū)域,仍然是在瑞幸的大本營里。
學美團,瑞幸可以嗎?
從咖啡到新式茶飲,再到無人零售,從戰(zhàn)略維度上看,瑞幸似乎是在模仿美團的邏輯:圍繞已有的核心產(chǎn)業(yè),無限打開周邊和上下游,給外界的感受是沒有設置業(yè)務邊界。
但和在資本助推下迅速擴張的瑞幸相比,美團是一步一個腳印、把臟活累活干到極致的典范。美團趟出的路,未必就適合瑞幸去走;美團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未必能被瑞幸輕易化解。
瑞幸應該感到焦慮。
和美團一度的狀況一樣,瑞幸正面臨著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的局面。從星巴克,到喜茶、奈雪的茶,再到友寶、咖啡零點等,隨著行業(yè)變化,瑞幸的對手也變得互聯(lián)網(wǎng)化程度越來越高。
小鹿茶難以取得預想效果,除了褒貶不一的產(chǎn)品口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瑞幸所擅長的營銷上,競爭對手也同樣精于此道。
比如,2019年喜茶與太平鳥聯(lián)名推出限定款T恤單品,聯(lián)名百雀羚講述民國舊上海的故事等;奈雪的茶則更喜歡在社交平臺上進行話題營銷:2019年5月,微博話題#無核楊梅霸氣回歸#獲得1.3億次的閱讀,52.3萬次的討論。
從邏輯上,瑞幸進入無人零售、尤其是無人咖啡機市場,是合理的:它想把門店尚未觸及的位置,鋪上無人咖啡機和售貨機,進一步提高覆蓋率和市場份額。
但到了落地層面,瑞幸仍要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
首先是已有一定規(guī)模的咖啡零點吧。成立于2014年的咖啡零點吧,目前已經(jīng)覆蓋160多個城市和地區(qū),共投放3000多臺設備,累計注冊會員用戶達700萬。同樣的挑戰(zhàn)也存在于無人售貨機市場。拿到螞蟻金服的投資后,友寶背后實際上站著阿里的新零售體系。
對于瑞幸而言,壓力會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如何在當前的存量市場中打開局面、迅速站穩(wěn)腳跟;二是在這兩個體量一直難以做大的領域,瑞幸能否靠資本另辟蹊徑,培育出新的普遍需求。
這條“美團之路”,瑞幸會走得順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