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新舊交接之際,漫咖啡蘇州2店全部關閉。
這個咖啡行業(yè)的現(xiàn)象級品牌,突然在蘇州區(qū)域市場全面閉店,究竟是什么原因?
全面閉店,漫咖啡退出蘇州
自2011年在北京第一家門店開業(yè)以來,這個由韓國人辛子相創(chuàng)立的品牌,就成為中國咖啡行業(yè)現(xiàn)象級的黑馬。
但《咖門》了解到,就在最近它關掉了在蘇州市場上的全部2家門店,幾乎意味著退出該區(qū)域市場。

這兩家門店分別位于南門路和石路步行街,分別于2014年底和2015年初開業(yè)。
石路店目前正在拆除,重新裝修為民宿酒店,南門路店近日也已大門緊鎖。據(jù)了解,2家門店均于近期停業(yè)。
據(jù)公眾號“深度蘇州”報道,漫咖啡在蘇州全面關店,已經退出蘇州市場。
對此,漫咖啡CEO姜念豹向《咖門》回應稱:關店原因一家是因為開發(fā)商對當時承諾的停車、分租執(zhí)照等沒有兌現(xiàn),另一家店是商圈出了問題,但具體是什么問題并未做出說明。他表示在蘇州新的物業(yè)已經落實好,但目前不方便透露。
“慢”下來的漫咖啡
略顯偏遠的選址,“航母級”的休閑空間,復古式的Loft設計,明亮的光線,華美的燈具,開放式的廚房,還有等餐時間陪著你的小熊
——盡管常被吐槽“不好喝”,但這個處處透露著差異化的咖啡品牌,幾乎重新定義了與星巴克完全不同的另一個“第三空間”,也在某種程度上引領了韓系咖啡在中國市場的爆發(fā)。

在接下來的幾年的時間里,咖啡陪你、動物園咖啡、豪麗斯咖啡相繼進入中國并迅速規(guī)?;瘮U張。
但快速擴張帶來的問題也隨之而來??Х扰隳阗Y金鏈斷裂,品牌如今已經“名存實亡”;動物園咖啡頻現(xiàn)加盟商跑路,宣布不再加盟后進入漫長的轉型期;豪麗斯咖啡在中國的代理商也在2016年傳出現(xiàn)內部管理丑聞,導致供應商堵門要債。

看上去,似乎只有漫咖啡獨善其身。相對于其他瘋狂加盟的韓系模式,其“直營+合作經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門店管理的穩(wěn)定。
另外,漫咖啡也從激進的規(guī)模擴張策略做了調整。掌門人辛子相曾放出“10年開出3000家店”的豪言,其CEO也稱將以每年100家門店的速度擴張。但隨著韓系咖啡在市場上走勢的集體回落,漫咖啡的發(fā)展也從“求快”進入“求穩(wěn)”。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漫咖啡這兩年確實‘慢’下來了?!逼溟T店宣傳冊上顯示,如今依然是2年前150家門店的規(guī)模。
缺乏核心競爭力,模仿復制太容易
從火爆到排隊求加盟,到蘇州全面閉店、退出區(qū)域市場,漫咖啡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
咖啡行業(yè)資深人士、《就想開家咖啡館》作者李強表示,除了連鎖管理問題、經營面積過大導致回本周期長以外,漫咖啡等韓系咖啡背后依然問題多多。
比如嚴重的“被山寨”。由于漫咖啡的火爆,模仿漫咖啡風格的咖啡館層出不窮。
不差錢的投資人,他們采用與漫咖啡幾乎一模一樣的老榆木家具座椅,一樣的松餅冰沙,甚至一樣的小熊,其門店的各色燈飾也與漫咖啡一模一樣。
事實上,這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漫咖啡等韓系咖啡的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壁壘。
無論松餅吐司還是氣泡水、抹茶拿鐵,實在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兒——在這個網(wǎng)絡通暢、人員流動頻繁的時代,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很容易淪為被模仿的對象。這在茶飲市場上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

我們在斥責抄襲者不知廉恥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究竟是什么?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一定是系統(tǒng)的、有壁壘的,別人看得到卻抄襲不來的。
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 “引用自:XXX(非國際咖啡品牌網(wǎng))”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