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八節(jié)剛過,“奶茶有被臘八粥冒犯到”的話題就沖上熱搜,本質上是對加多小料的奶茶越來越粥化的吐槽。

繼而“高配奶茶的本質是八寶粥”的話題也出現,一些網友甚至把八寶粥拆解為牛奶+血糯米+紅豆+薏仁等等……說這是小料升級版的奶茶也不為過。

現在的奶茶店,小料品種繁多,有一些是傳統(tǒng)甜品里會有紅豆、薏仁、血糯米、芋圓、酒釀等,還有一些則是經過不斷研發(fā)調試適合于新茶飲的茶凍、奶凍、布丁、啵啵等,常見搭配是奶茶加一兩款小料,但顧客自己要求加其他小料的情況也存在。
考慮到小料過多,會導致奶茶不方便飲用的問題,有的奶茶店會另配勺子給顧客,有的則會說明杯內小料添加不超過兩款。


不過,這也難不倒一些想喝“臘八奶茶”的網友。有網友為了過節(jié),外賣點了古茗的奶綠并添加了8款小料——但沒有都放在一杯奶茶里,其中7款小料是拿分裝盒裝的,然后自己拿碗組合成“臘八奶茶”!

這位網友表示:味道還可以,但是各種加料混在一起甜“上了天”,而且量大得出奇。

另一個茶飲品牌臺蓋就不一樣了,直接趁著臘八節(jié)就推出了一款“煲仔奶茶”。包括烏龍奶茶一杯和9種小料,還附贈沙煲一個。
以沙煲為盛器,依次放上:金珠珠、椰果、紫米、紅豆、仙草凍、布丁凍、茉莉茶凍、芋圓小丸子和一顆臺蓋形象造型的金珠珠巧克力,最后澆上烏龍奶茶,一杯“煲仔奶茶”就做好了。這不就是八寶粥奶茶嗎?還免去了顧客找碗的負擔。


奶茶越來越“粥化”,實際上是因固體與液體配搭的不平衡,打破飲品應該以“水分”居多的刻板印象。但眾口難調,除了標準口味,的確也有顧客喜歡這種料多實在的形態(tài),或是樂意通過DIY搭配出自己喜歡的口味。
八寶粥奶茶的出現,也可以當做時令產品,給顧客帶來一些樂趣。
(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