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26屆世界咖啡科學大會在昆明開幕,該會議有“咖啡科學界的奧林匹克”之稱,選擇在云南召開,顯然跟云南咖啡種植產業(yè)近年來取得的成就有關。據悉,截至今年初,中國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80萬畝,總產量14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1.5%;其中云南咖啡總種植面積就高達177萬畝,總產量13.9萬噸??梢钥闯?,中國咖啡在全球咖啡產量中占據了較高的比重,而中國咖啡的99%是云南咖啡,簡言之,云南咖啡是中國咖啡的代表;另外,近年來,云南咖啡遠銷56個國家和地區(qū),在省內出口創(chuàng)匯能力上僅次于蔬菜和煙草,顯現出強勁的發(fā)展?jié)摿Α?br />
但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產業(yè)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我省發(fā)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yè)面臨的現狀,咖啡產業(yè)也是如此,集中反映為缺乏叫得響、拿得出的品牌。做大做強咖啡產業(yè),打造深入人心的咖啡品牌,對于云南來說困難不少,一方面咖啡是“舶來品”,國外咖啡產業(yè)有數百年的先發(fā)優(yōu)勢,在原料改良、制作工藝、市場占有率、品牌積淀等方面都占據了有利位置;另一方面,我省在咖啡后續(xù)的加工上存在著很大的缺口,目前,我省的咖啡工業(yè)精深加工能力只有1.3萬噸,即使加上在建的2萬噸,也難以從根本上改變云南咖啡成為其他國家的原料產地的現實。
當前,在占據中國84%咖啡市場的速溶咖啡中,“雀巢”“G7”“益昌老街”等國外品牌耳熟能詳,云南本土咖啡品牌卻很少見,從消費者體驗來說,這種現狀的決定因素就在于產品的質量和口感。當前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正以15%-20%的速度增長,預計在2030年左右臻于成熟,達到2萬億至3萬億元。這段時間其實很利于云南咖啡品牌的強勢崛起,但前提是要保證品質,符合消費者的口味;另外,云南也應緊緊抓住建設“一帶一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國家開放戰(zhàn)略疊加的機遇,在與其他咖啡生產國互通有無、互學所長中,不斷增強云南咖啡的品牌競爭力。
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 “引用自:XXX(非國際咖啡品牌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