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監(jiān)事會主席鄭志。(央視網 記者何川攝)
29日,“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qū)域協(xié)同生態(tài)發(fā)展之路”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當日15時,央視網記者來到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qū)的重慶咖啡交易中心,聽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監(jiān)事會主席鄭志講述,他們如何為中國咖啡爭奪國際話語權的故事。

來到重慶咖啡交易中心以前,我們很難相信,中國正高速邁向咖啡豆生產和消費大國。據了解,截至2016年初,中國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80萬畝,總產量14萬噸。
鄭志介紹,在中國,咖啡種植集中在云南、海南、廣東、廣西等地。云南咖啡是在19世紀后期由法國的傳教士入并推廣,大規(guī)模種植在五十年代中期,一度種植規(guī)模達4000公頃。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面積占全國面積的70%,產量占全國的83%。
“2016年,在重慶咖啡交易中心成立之前,中國咖啡沒有自己的標準和話語權。云南咖農只能按照雀巢的標準賣出去,每磅比國際同等咖啡少賣十多美元。我們去了以后,云南咖農現(xiàn)在每磅可以多賣3美分?!编嵵菊f,每磅3美分說起來并不多,但這是我們對中國咖啡走向國際、撬動國際價格壟斷的第一步,目前我們的貿易量從5億多美金上升到7億多美金,隨著我們這個“國字號”咖啡交易平臺的壯大,中國咖農必將更加受益。
鄭志進一步闡釋道:“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為中國咖農提供信息發(fā)布、公平議價、公開交易、資金保障渠道,解決咖農信息不對稱、價格話語權弱、缺乏推廣平臺等問題,有效促進咖農增收,夯實國內咖啡產業(yè)健康發(fā)展?!?br />
最后,鄭志表示,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歷史機遇前,中國咖啡依托重慶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開放優(yōu)勢,必將有新的發(fā)展。
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 “引用自:XXX(非國際咖啡品牌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