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紙壽司大咖秀)頭段時間因為看了《壽司之神》這個紀錄片而先后兩次嘗試預約小野二郎的壽司店未果,忽然在想,如果要選一位咖啡之神的話,這個人應(yīng)該是誰?想來想去,在我心目中能夠配得上“咖啡之神”這個稱號的只有一個人。五十年前,一個荷蘭人跑到了遠隔萬里的美國加州伯克利市開起了咖啡店。把他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喝到的咖啡風味,帶到了美國。他堅持用著歐洲老派的方法處理進口來的咖啡豆。這個人就是Alfred Peet,他的咖啡店叫做Peet's Coffee (臺版翻譯成繞口的畢茲咖啡)我更喜歡親切地稱他為,老皮和老皮咖啡。

Peet's Coffee老皮咖啡在50年前開的第一家門店,在加州灣區(qū)伯克利市的Vine街與Walnut街的街角,直到今天還是咖啡迷朝圣的門店老皮在2007年的時候去世了,但他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Peet's Coffee & Tea,依舊繁榮。他所創(chuàng)造的烘焙零售一體模式的咖啡店,在美國遍地開花,已經(jīng)超過了兩百多家。老皮咖啡還收購了著名的橡樹城咖啡(Stumptown) 和知識分子咖啡(Intelligentsia)。其實老皮遺留下的寶貴知識財富,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曾經(jīng)有三個人,一起找到老皮拜師學藝,向他討教如何經(jīng)營一家咖啡公司,老皮也是將畢生所學的知識傾囊相授。后來這三個人合伙開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Starbucks 星巴克。
老皮后來也被業(yè)界稱作星巴克的祖師爺。
而老皮留下的企業(yè)呢,通過“發(fā)起手工咖啡革命”的口號,在向自己的創(chuàng)始人致敬。那位曾寫出《為了上帝、國家和可口可樂》的工業(yè)歷史學家馬克?彭德格拉斯特(Mark Pendergrast),也用自己的大作《Uncommon Grounds》,向老皮表達敬意,稱老皮為“壞脾氣的咖啡之神”,書中說他是“教會美國喝咖啡的荷蘭人”。而最霸氣的“教會世界喝咖啡的男人”這個名字,則是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作家,荷蘭報紙《Het Financieele Dagblad》的編輯,Jasper Houtman,給老皮起的。這位作家的新書《De man die de wereld koffie leerde drinken》活潑又忠誠地記錄了老皮生活在世界的87年時間。為了這本書,還采訪了老皮的親屬、同事、顧客與學生,當然,學生中也有那位星巴克的創(chuàng)始人Jerry Baldwin,還有已經(jīng)從老皮咖啡榮譽退休的烘焙大師Jim Reynolds。
教會世界喝咖啡的男人
老皮1920年出生在一個咖啡世家。他父親在荷蘭的阿爾克馬爾的公司B. Koorn & Company,出售咖啡、茶和香料。叔叔則是在阿姆斯特丹做著咖啡生意,公司叫Keijzer,后來這個公司被Simon Lévelt接管了,就是現(xiàn)在還能買到的西蒙速溶咖啡和西蒙有機路易波士茶的那個西蒙。本來呢,老皮的爹,希望他能上大學,往學術(shù)界走,沒想到他卻放棄學業(yè)成了一位“咖啡匠”。老皮一直在他爸爸的企業(yè)里幫忙。他喜歡那樣的生活:去位于一條名叫Fnidsen的小街的店里,幫爸爸干這種力所能及的事,他就是這樣長大的。老皮有一個房間,里面全是他喜歡動手操作的東西,各種機器,比較像是發(fā)明的。他在學校成績并不怎么好,并不是因為他不聰明,而是有一些別的原因,有人甚至說他有閱讀障礙癥。他姐姐說他是個特別叛逆的孩子,不愛去學校,所以成績不好。二戰(zhàn)的時候,老皮和很多荷蘭人一樣,被迫去德國做了苦工。老皮本來想躲來著,在勞工送去德國之前,會先召集起來登記,他沒去。可是還是在街上被抓走了,后來被安排到了德國工廠里干活。他在那干了一陣子,后來勞工有幾周假期可以離開,老皮就走了,不過還是在阿爾克馬爾,藏在他家一個棚子的閣樓里??善鋵嵥诠S做的應(yīng)該是他喜歡的工作,造東西,組裝之類的。其他工人還跟他說:“你能不能慢點做?你這是給敵人做工呢!”戰(zhàn)后的老皮在茶葉公司工作過,輾轉(zhuǎn)于倫敦、爪哇和新西蘭,他還在新西蘭做過侍酒師。老皮說新西蘭這個國家太沒意思了,沒什么事干。工作幾年以后,他想去個大點的國家,于是下定決定來到了美國。他是在55年到的舊金山。不過如果他是在戰(zhàn)后馬上就從荷蘭來美國,最后可能還是會回到新西蘭,因為當時所有歐洲來的人都去那了。要是從亞洲或者新西蘭來美國的話,第一站就是在舊金山。所以說老皮在這座城市創(chuàng)業(yè),也是個偶然。

1966年,老皮開了他的第一家咖啡店:老皮咖啡、茶和香料(Peet’s Coffee Tea & Spices)。就在加州伯克利的胡桃街和藤街的街角。后來老爺子在說他為什么在美國開咖啡店的時候說“我來到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為什么他們在喝最差的咖啡?”老皮當然認識加州灣區(qū)那里的意大利咖啡師,但是他們的咖啡,并沒有像老皮咖啡這樣揚名天下。在當時,他們的咖啡品質(zhì)是要高出美國咖啡的平均品質(zhì)的,而且他們還有意式濃縮,但那只是早餐或者晚餐佐餐用的。加州灣區(qū)意大利社區(qū)中咖啡公司,主要還是給餐館還有意大利人會去喝意式濃縮的地方提供咖啡。老皮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更優(yōu)秀咖啡匠,手里還有更好品質(zhì)咖啡豆。他也是物盡其用。有人說,是他讓咖啡重新有了咖啡味。另一件事是,他喚起大家對咖啡的興趣,有點類似癡迷紅酒那種熱愛。因為他不斷堅持尋找最高質(zhì)量的咖啡豆,還能讓大家對咖啡產(chǎn)生興趣,這讓他在咖啡企業(yè)中異軍突起,并越走越好。

老皮有很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他一般都會打著領(lǐng)帶,穿著工作服,在店里放古典音樂??伤辉诘昀锏臅r候,員工們就會換成搖滾樂,看著皮先生的車一回來,馬上換回古典音樂。他們知道必須要聽老皮的,不然會惹麻煩—好像也是因為怕他吧。不過大家也會笑話老皮。比如說,他給人演示怎么鎖門,其實用鑰匙就可以了,他還非要說明一下。大家就會笑話他。不過這也說明了,他確實十分注重細節(jié)。后來老皮咖啡還成了嬉皮士的據(jù)點,再加上Kerouac寫的《On The Road》這本書,引起了喝意式濃縮的風潮。伯克利的加州大學里的人來這喝咖啡,里面也有嬉皮士,這個店本身就有足夠的吸引力,人們口耳相傳,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哎,我領(lǐng)你去家咖啡館,老板叫老皮?!本褪沁@樣,難以想象吧?一個從舊世界荷蘭來的人,但卻對咖啡了如指掌,做得咖啡比美國的更好。這一切的一切,最終造就了這個標志性的地方,他的鐵粉兒們也有自己的昵稱,驕傲說自己是:“Peetniks(皮粉兒)”

在1970的時候,Zev Siegel, Gordon Bowker和 Jerry Baldwin這三個人冒出了一個想法:“在西雅圖開一家高品質(zhì)咖啡店”,立馬就想到了要去跟老皮取經(jīng)。一年后,這三個人成立了星巴克。后來這三位星巴克的創(chuàng)始人回憶說,老皮沒把他們當學生,而是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老皮也覺得現(xiàn)在所有人都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店這個想法很有意思,過去可不是這樣的。所以當時才有三個年輕人,大老遠跑到伯克利去跟他學專業(yè)知識,回西雅圖去開咖啡廳。他們就在1970年的節(jié)日季里的幾周時間,跟老皮學會了怎樣經(jīng)營,Baldwin也學會了如何烘焙咖啡豆。后來老皮還特意去了西雅圖,看看他們干的怎么樣了,還在當?shù)乩^續(xù)指導他們。所以算是教了他們很長時間吧。他們跟老皮申請,要仿造老皮在伯克利的店,建個一模一樣的。也是從那以后,這兩家公司之間有了妙不可言的聯(lián)系和對彼此的尊重。

星巴克的三個創(chuàng)始人,星巴克在西雅圖最開始的形態(tài)嚴格意義上說是老皮咖啡的咖啡豆分銷商曾經(jīng)的一段時間里,這兩家公司甚至合并過。就在1984年,星巴克買下了老皮咖啡。當時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Baldwin和Bowker興奮不已,尤其是Baldwin,他一直是把老皮當作自己的楷模的:一家完全為高品質(zhì)而創(chuàng)立的公司。后來他決定賣掉星巴克,留在了老皮咖啡。
有朋友問,不對不對,星巴克的創(chuàng)始人不是霍華德.舒爾茨嗎?其實舒爾茨當年是星巴克的市場部和銷售部經(jīng)理,后來成為了CEO,并不是創(chuàng)始人之一
老皮曾經(jīng)在采訪中批評過美國的咖啡里面的牛奶加太多,咖啡太少。雖然他沒提名字,不過顯然說的就是星巴克。星巴克2002年在阿姆斯特丹開了烘焙廠后,老皮去那教過一些年輕人。他跟家人說過,批評他們那種大規(guī)模量產(chǎn),又認為能保證高品質(zhì)的想法。我覺得老皮的想法就是,他們沒有達到當初自己教他們的標準。不過他也批評其他不符合他標準的咖啡企業(yè)。他們是一種愛恨交加的關(guān)系—因為他知道,那是他給后世贈予的一部分。他對自己的企業(yè)精神也糾結(jié):你想不想把企業(yè)做大?越來越壯大?老皮覺得必須保持小規(guī)模,才能維持高質(zhì)量高標準。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俄勒岡梅福德的老皮,在2007年去世了。如果他還活著,看到老皮咖啡并購了Stumptown 和 Intelligentsia會怎么想?他看到世界各地的人都愛上了咖啡,應(yīng)該會非常高興。不過挑剔依舊,他會覺得“你不專業(yè),因為你沒按我的方法做”我覺得他并不一定喜歡外面的各種咖啡,因為他的口味還是很特殊的。對輕度烘焙可能沒有那么喜愛。不過隨著大家對咖啡越來越了解,就有越來越多的咖啡企業(yè)家熱衷于烘焙自己的咖啡豆,這會讓他欣慰的。
版權(quán)信息:以上文章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紙壽司大咖秀】匯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作者:紙壽司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

歡迎添加微信與我們保持互動廣告合作 |cofesalon咖啡館/師 |cafeuni咖啡愛好者 |salon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