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濃縮咖啡的關鍵在于壓力,而濃縮咖啡的crema、份量、風味都來自于壓力形成的影響。但為什么壓力這么重要?它如何影響濃縮配方?為什么九大氣壓會是最常建議沖煮咖啡的壓力設定?關于壓力的學問壓力是使用大氣壓力來測量,由大氣層產(chǎn)生的壓力計算,通常在海平面的氣壓就是一大氣壓。而制作濃縮咖啡時的九大氣壓(9 bar),就是一大氣壓九倍重的壓力??梢韵胂筝喬ゴ驓獾那榫常蠖鄶?shù)汽車的輪胎灌氣需達胎壓至32 PSI(約2.2bar)、腳踏車則為65-85 PSI(約4.4-5.8bar)濃縮咖啡萃取的9大氣壓則相當于正常汽車胎壓的4倍之多。

控制壓力想象如此高壓的水流過咖啡粉,似乎會造成一團亂的情境,所以我們必須要控制并應用這些九大氣壓的壓力,這是濃縮咖啡理論的核心。我們要如何控制壓力?可以透過填壓咖啡粉餅、控制咖啡沖煮時間。首先要確認的就是咖啡粉研磨度必須非常細,任何咖啡都可做成濃縮咖啡,但必須是極細研磨,并填壓在沖煮把手中的粉餅狀態(tài),這會形成高密度且平整的表面,讓咖啡粉阻擋水流通過。接著來看看萃取時間,這部份則有些復雜。

調(diào)整咖啡風味雖然萃取時間可能有些微差異,但一劑濃縮搭配九大氣壓的萃取時間通常介于25-30秒,若壓力較低,則需要較多時間萃??;若壓力較高,則需要縮短萃取時間。但關于這部分可能稍微復雜些,因為咖啡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到適當?shù)妮腿〕潭?,即使你調(diào)高萃取壓力,一杯12秒高壓萃取的濃縮也不會讓你有太好的飲用體驗。

萃取實際所需的時間,取決于許多種變因,包含研磨粗細、咖啡本身的特性、水溫、萃取率、沖煮者習慣等,而如前面所提,研磨粗細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變化。這代表粉量、萃取率、萃取時間則是濃縮咖啡配方主要的可動變因(除非可以使用可控制壓力與水溫的專業(yè)咖啡機)。有許多人也喜歡用改變壓力的方式萃取:先從低壓進行預浸,再使用9 bar的高壓萃取,接著再降低壓力萃取到結束。然而,9 bar壓力萃取仍是最標準的設定。事實上,控制壓力只能在具有壓力調(diào)整功能的高級咖啡機上使用。

澄清Crema帶來的困擾新鮮沖煮的濃縮咖啡表面會有一層漂亮的金黃色crema,當研磨后的咖啡經(jīng)7-9 bar壓力萃取后就會產(chǎn)生crema。Crema由咖啡本身的油脂組成,雖然常被定義成質(zhì)量好的濃縮咖啡的指標,但其依然取決于豆子本身的特性。例如水洗咖啡通常會產(chǎn)生較少crema,所以crema并不能作為質(zhì)量的絕對依據(jù)。話雖這么說,crema在視覺肯定是讓人賞心悅目的,顧客也會很喜歡它,但如果你萃取時的壓力不足是無法得到crema的。

咖啡總是有許多新方向可以測試,對于萃取的想法也是持續(xù)在進化,對于萃取壓力,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