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咖啡市場增長迅速,主體消費人群發(fā)生變化,消費習慣也隨之改變,變遷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迭出,咖啡價格戰(zhàn)已悄然來臨。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價格戰(zhàn)的背后不僅是新舊咖啡勢力之間的競爭,更代表了不同的咖啡發(fā)展路徑、不同的產業(yè)縱深布局和戰(zhàn)略思路、不同的文化和服務理念之間的較量。
高性價比咖啡逐漸搶占市場
從用戶場景需求上,可以把現磨咖啡品牌分為“慢咖啡”和“快咖啡”。其中,星巴克、獨立咖啡館之類的“慢咖啡”側重于環(huán)境體驗;“快咖啡”則更加側重于功能體驗和性價比。據德勤與穆棉資本發(fā)布的《2021年中國現磨咖啡行業(yè)白皮書》顯示,“快咖啡”場景的消費占比逐年提升,人均“快咖啡”場景消費的現磨咖啡杯數占所有現磨咖啡攝入的70%。
在便利店買杯拿鐵只要6塊錢。為滿足都市白領對品質咖啡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近日,便利蜂2000家門店里的現磨咖啡將逐步完成迭代升級,升級范圍涵蓋原材料、咖啡機和調制方式。據便利蜂相關人員透露,此次升級以“一杯高級咖啡可以不貴”為理念,在提高品質的同時價格下調50%左右。
“早在今年年初便利蜂就已開啟了咖啡升級計劃。在敲定原材料和制作工藝后,自今年4月開始,全國2000家門店的現磨咖啡進入了逐步迭代階段。在邊迭代邊測試市場反應的策略之下,目前深圳、廣州門店的自助咖啡已經完成升級,北京、南京、杭州完成率近90%。”便利蜂相關人士表示。

事實上,除便利蜂咖啡升級外,這段時間咖啡賽道大事不斷。去年年底,麥當勞方面表示,未來將在新店開發(fā)、設備升級、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大投入,預計3年投資金額約25億元,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4000家麥咖啡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今年3月底,創(chuàng)立于杭州的隅田川宣布已完成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今年5月,易捷便利店推出“92#人氣飲品”“95#風味咖啡”“98#風味咖啡”,以“加油站+咖啡”的模式售賣咖啡。而隨著“快咖啡”文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售賣現磨咖啡,如全家的澎湃咖啡、711咖啡等,競爭者不斷進入也說明了“快咖啡”市場的廣闊前景。
在“快咖啡”場景下,咖啡門店不需要提供空間和氛圍,消費者的需求往往是即買即走,不存在空間體驗,以5—10平方米的小店為主,選址多為流量高但租金相對便宜的地方。在這個場景下,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要求快捷方便,即便是附加服務,也更傾向支持外帶的速食。
業(yè)內人士稱,無論是以“一杯高級咖啡可以不貴”的便利蜂、在咖啡上投資數額頗大的麥當勞,還是新晉網紅隅田川等,都在扭轉消費者心中“好咖啡等于價格高”的刻板印象,通過提供高品質現磨咖啡和讓利消費者的方式,將更多注重咖啡享受的高端人群納入便利店或快餐店咖啡的主力消費群中。
主力消費群體發(fā)生變遷
以往人們喝咖啡意味著高端和格調。在咖啡館坐上一兩個小時,享受休閑的慢生活。如今,在一線城市生活的白領群體,多數是因為工作壓力大選擇咖啡,催生國內咖啡市場擴張。“每天早上一杯黑咖啡是我的工作習慣。”白領小李表示,“有時也會和朋友去咖啡館喝杯咖啡聊聊天放松一下,但更多時候是為了提神。”
消費變化緣于主力消費群體的變遷。隨著年輕群體將咖啡從商務社交轉為個人生活習慣。國內咖啡市場從最早的“身份消費”,到中期分化為“場景消費”與“功能消費”的并行,再到如今逐漸進入“品質消費”與“功能消費”并重,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咖啡本身的口感、風味以及性價比,咖啡正在逐漸成為日常消費品。這給餐飲店、便利店等引入的快咖啡品牌帶來了商機。

如麥當勞的麥咖啡采取了“店中店”模式,無須獨立開設門店,而是利用現有麥當勞餐廳的空間,開設單獨的咖啡柜臺,引入專業(yè)的咖啡制作設備,由咖啡師手工制作咖啡。麥咖啡的市場調研顯示,從消費趨勢來看,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高品質、性價比的需求已遠遠超過對環(huán)境與氛圍的需求。隨著咖啡用餐場景的多樣化,在麥當勞,已有70%的消費來自外帶和外送,因此追求便利至關重要。
咖啡提神醒腦的功能性消費和佐餐飲用是更為主流的消費場景。根據《2020咖啡消費市場洞察報告》數據,55%的受訪者飲用咖啡是提神醒腦,17.2%受訪者是佐餐食用。此外,該調研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咖啡飲用場景為日常生活場景,而非商務場景??梢?,功能性消費、慣性消費、佐餐成為最主要的消費者需求,這也要求咖啡產品能夠在實現功能消費需求的同時,提供更好的產品品質,并搭配相應的消費場景。
快慢咖啡之爭尚未決出勝負
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咖啡市場將達到2171億元。國內咖啡市場近年來正經歷著高速發(fā)展,新興國產咖啡品牌也不斷通過加速開店、完善供應鏈等方法,布局產業(yè),鞏固地位。2020年疫情來臨,咖啡行業(yè)遇冷,資本一度趨于冷靜,但今年有望再次迎來增長。我國目前共有企業(yè)狀態(tài)為在業(yè)/存續(xù)的咖啡相關企業(yè)16.4萬家。從投融資情況來看,2013年以來,咖啡項目共獲得融資114次,總金額達到115.68億元。
我國現磨咖啡消費只占咖啡消費總量的18%,參照全球咖啡消費情況,我國現磨咖啡仍有巨大增長空間。而目前,分攤了咖啡館巨大運營費用的現磨咖啡動輒三四十元一杯,如此高價嚇退了一批有日常飲需求且對品質咖啡有追求的消費者,這就給了快咖啡品牌們巨大的市場機會。
“事實上,早在成立之初便利蜂即推出現磨自助咖啡業(yè)務。在使用和品牌咖啡館相同品質的阿拉比卡豆基礎上,投入瑞士原裝進口咖啡機。此次升級后具備醇厚底感的巴西豆將搭配來自印尼蘇門答臘的曼特寧豆,在雙重烘焙之下為咖啡愛好者呈現出堅果、香料、焦糖、黑巧克力和煙熏的綜合風味感。”便利峰相關人士表示。
而對于慢咖啡店業(yè)態(tài)來說,房租、人力、設備是三項核心成本。其中,高成本的租金壓力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也讓正在運營咖啡店人壓力巨大。“從操作手法、技術上都是可復制的操作??Х炔]有絕對意義上口感上的護城河,有的只是相對更貴的價格。”一位專業(yè)的咖啡師介紹。
業(yè)內人士透露,咖啡行業(yè)的特殊之處在于,市場上的咖啡豆等原材料大多同質化,品牌難以在原材料的層面上突破,咖啡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更多是由商業(yè)模式及用戶體驗端的創(chuàng)新而驅動。在此背景下,誰的品質好、價格實惠、更便利、服務優(yōu),就將成為新一輪咖啡價格戰(zhàn)最終的決定性因素。
標簽: 咖啡市場 價格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