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咖啡這個賽道在我國市場上一直都是不溫不火,雖然市場體量和潛力足夠大,但市場的熱度卻被以喜茶、奈雪為代表的新式茶飲所掩蓋。針對這一困境,不僅僅是咖啡行業(yè)從業(yè)者焦慮,茶飲行業(yè)也似乎看到了這塊“待切分的蛋糕”,紛紛嘗試破局。
最近,喜茶、奈雪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咖啡產品。8月26日,奈雪推出創(chuàng)意水果咖啡蜜桃冷萃咖啡、葡萄冷萃咖啡、玉油柑美式;8月27日,喜茶上新冰山葡萄美式、多肉葡萄美式;
水果+咖啡的創(chuàng)新組合,似乎正在受到新式茶飲的追捧。


其實,喜茶、奈雪在很早之前就有推出過咖啡類的飲品,但由于各種因素,長期處于一個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狀態(tài)。
而現(xiàn)在,它們紛紛把咖啡類飲品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01咖啡逐漸“奶茶化”
縱觀整個現(xiàn)制飲品市場,咖啡“奶茶化”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例如,典型的代表,就是前段時間喜茶入股的Seesaw,被業(yè)內稱為“咖啡界的新茶飲”,Seesaw主打“咖啡+茶、果汁、氣泡水、果干”等元素,跟奶茶幾乎沒啥明顯的區(qū)別。

大家對咖啡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商務溝通、消費較高、解困解乏等標簽上,這導致咖啡與廣大的消費者有明顯的距離感與隔閡感,造成是市場受限。例如,開奶茶店的知道,把奶茶店開在學校周邊,生意肯定不會很差;但是很少聽說過把咖啡店開在學校周邊的說法。
咖啡市場的“下沉”,成為了目前咖啡必然的選擇,這種下沉不僅僅是門店數(shù)量的擴張,更重要的是風味口感上的“下沉”??Х鹊摹翱唷卑汛蟛糠窒M群體都拒之門外,
很多消費者稱:自己喜歡奶茶,因為風味種類多,可選擇范圍廣,且適口性較強,新鮮水果+茶的做法相較于超市的各類飲料,也給人比較健康的印象。
市場已經證明,“奶茶化”的咖啡,正在被消費群體接受,還是拿生椰舉例,今年瑞幸咖啡推出的生椰拿鐵,一度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生椰系列的咖啡單月銷量達到1000萬杯,也刷新了瑞幸咖啡的單品銷量記錄。
02奶茶和咖啡是“互補”還是“互侵”?
目前的市場,奶茶和咖啡呈現(xiàn)出來狀況,還是一個相互滲透和交融過程,咖啡看中了奶茶風味上多樣和受眾群體的寬廣;而奶茶融入咖啡的元素,是茶飲市場正在尋求的下一個新的增長點。
咖啡市場在國內目前還處于一個初期發(fā)展的階段,從市場上來說,還未威脅到奶茶的市場地位,它更多是作為豐富奶茶風味的一種選擇。但隨著咖啡不斷的吸取奶茶的“市場優(yōu)勢點”,二者的產品形態(tài)將會越來越接近,當市場滲透率達到一定的比例時,這場遭遇戰(zhàn),是不可能避免的。
縱觀兩者的消費群體,其實是高度重合的,消費者也不可能“左手一杯咖啡,右手一杯奶茶,不僅口袋里的money不夠,肚子更是沒那么大。在點一杯下午茶的時候,必然要做出一個“2選1”。

而奶茶想要在咖啡市場有所作為,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創(chuàng)新,打造出消費者心中想要的那杯“咖啡”,從而進軍廣闊的咖啡市場。
雙方不管是互補還是互侵,想要在未來的飲品市場占據(jù)著主流,也必然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期,這種跨界不能操之過急,并不是奶茶店上新咖啡飲品,咖啡店上新奶茶這么簡單。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循序漸進,特別是對于大品牌來說,更是如此,而喜茶入股Seesaw,正是一種市場嘗試。
03水果+咖啡能帶來下一個紅利嗎?
咖啡作為一種外來飲品,在國內市場缺乏市場基礎,如何讓消費者接受咖啡的“苦”,這是咖啡類飲品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知道,很多咖啡都是通過添加牛奶、糖類來解決口感的問題,而椰乳、燕麥作為近年來的創(chuàng)新型添加料,為豐富咖啡的口感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這就是果咖,即通過將現(xiàn)磨咖啡和水果融合在一起,制作成口感酸甜各異的“水果咖啡”。

多種水果搭配咖啡的組合,讓咖啡飲品富有非常強烈的層次感,在不剝奪咖啡的主體風味的同時,讓咖啡有更好的感官體驗,而且在現(xiàn)如今消費者所追求的“顏值”上更加有吸引力,以往咖啡在視覺上主要靠拉花,你能拉出來一片樹葉,我拉出一個笑臉,而水果的加入,讓咖啡在視覺上有了一個更好的搭配。
“果咖”的市場潛力點:
1、借力水果的“季節(jié)限定性”,讓產品更有“噱頭”
奶茶之所以能夠做到現(xiàn)如今如此大的市場,水果可謂是功不可沒,春季草莓、夏季的楊梅、秋季的石榴、冬季的龍眼。各類“季節(jié)限定”經常成為消費者每年按時“打卡”的經典產品。
喜茶的多肉系列、奈雪的霸氣系列,無一不是門店的爆款產品,且常年占據(jù)著銷售榜單,喝果茶,如今已經成為消費者在茶余飯后的首選項。
而果咖這種創(chuàng)新型咖啡,由于有了水果茶的市場鋪墊,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消費認知,而咖啡加入水果又有一份的驚喜,“熟悉+驚喜”的公式,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營銷屢試不爽的“套路”。
2、果咖顏值高,易于傳播
我們都知道,奶茶的火爆,顏值是一大殺傷性武器。水果的五顏六色,能夠賦予咖啡更高的顏值,更便于消費者打卡拍照和傳播。
寫在結尾
隨著咖啡和奶茶的相互融合,二者必然產生一個交匯點,這讓本就競爭殘酷的飲品市場變得更加的激烈。
不管是奶茶還是咖啡,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二者互相進攻對方的核心地帶以增加被消費者選擇的可能性,將成為一種常規(guī)性競爭。
不過正如喜茶闡述的:無論咖啡還是奶茶,在未來的飲品市場上,只有服務好消費者,才能贏得市場。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于小紅書,如有侵權聯(lián)必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