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和巧克力的世界里,人們會將食材的味道描述為“有著讓人聯(lián)想到……的味道”??Х纫惨粯印@?,有用“像茉莉花一樣的味道”來描述的咖啡,也有用“像草莓一樣的味道”來描述的咖啡。
如果用專業(yè)術語來說,評價咖啡味道的方法叫作“杯測(cupping)”。簡單說明一下如何確認咖啡粉的香味。注入熱水,確認從杯測碗(品味兒專用的容器)中升起的香味,取下上面的澄清層,從熱的時候一直品味到冷卻時,并評價其品質。在這個過程中,要用被稱為杯測湯匙的大勺子啜飲,將咖啡含在口中使其霧化,然后細細地品評,連最細膩的味道也不遺漏。
在咖啡專賣店(如阿啡的店微店)買烘焙咖啡豆的時候,你可能看到過寫著“巧克力般的味道”“茉莉花一樣的味道”的商品說明卡,這是根據(jù)杯測評測出的風味側寫。它們并不是真的在販售加入了巧克力和茉莉花香料的咖啡,而是在販售能讓人聯(lián)想到這些香味的咖啡,這是一種描述手法。
較常用的香味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水果系
- 花香系
- 巧克力系
- 堅果系
- 香料系
水果系、花香系容易讓人感覺到“清凜”“清爽”的口味,巧克力系、堅果系和香料系容易讓人感覺到“濃郁”“醇厚”的口味。水果系和花香系的香味之所以容易讓人產(chǎn)生“清凜”“清爽”之感,主要是因為它們是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酸味的香味,因此更容易從烘焙程度較淺的豆子中感受到。
另外,讓人聯(lián)想到花香味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是揮發(fā)性高的物質,烘焙越深就越難感受出來。巧克力系、堅果系和香料系的香味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濃郁”“醇厚”的風味,而烘焙程度變深后,所產(chǎn)生的苦味和香味更容易讓人感受到類似巧克力和堅果的香味。另外,關于香料系的香味,根據(jù)生產(chǎn)國和生產(chǎn)加工方法的不同會有所差異,其中印度尼西亞的咖啡經(jīng)常被當作香料系香味的典型。
買豆子的時候,如果因為風味說明感到煩惱,就可以結合烘焙程度,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類推味道,這樣就不會出錯了。(詳見>咖啡到底是“酸”還是“苦”?看烘焙度~)同樣,對于想學習風味表現(xiàn)的人來說,在掌握了與烘焙程度相應的風味傾向的基礎上,類推風味的方法是最合適的。
以上文字內容出自新書《好的咖啡》由WBC世界冠軍井崎英典所著阿啡的店6.3折全國包郵歡迎帶走閱讀干貨滿滿
咖啡風味更多相關文章,點擊閱讀- 臺版風味輪,咖啡控一看就懂(建議收藏)
- 解碼不同咖啡處理法的風味特征,建議收藏!
- 用4張圖,看懂咖啡風味!
- 手沖咖啡干貨 | 影響風味4大因素深度解讀
- 你知道咖啡風味怎么來的嗎?
咖啡精品生活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阿啡的店,每天有特價好咖啡
手機瀏覽中華飲品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