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在懶人沖煮器具中,【聰明杯】是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器具,它直接注水浸泡配合相應的時間和水溫就能夠泡出一杯風味干凈清晰的咖啡了。仔細觀察【聰明杯】,可以發(fā)現除了【聰明杯】的濾杯本體以外還有一個配套的蓋子,但是一般小編會比較少用上蓋子【聰明杯】,那么問題來了:

在使用聰明杯的時候,蓋不蓋子對咖啡的風味會有影響嗎?在實驗之前,不例外的先給大家介紹今天小編要用的豆子信息,第一支是來自哥斯達黎加的【黑靈魂】,第二支是口感醇厚來自于夏威夷的【科納】。實驗一Finca Las Lajas Alma Negra哥斯達黎加·黑靈魂

國家:哥斯達黎加產區(qū):中央山谷海拔:1300-1500M處理法:日曬處理等級:SHB品種:卡杜拉、卡杜艾烘焙度:淺中烘焙【拉斯拉哈斯莊園】在哥斯達黎加目前相當盛行的精致日曬和蜜處理中,拉斯拉哈斯莊園是最早開始進行系統化研究和處理的莊園之一,多年來一直是全球買家相當喜愛的咖啡莊園。

拉斯拉哈斯莊園目前由第三代莊園主法蘭西斯卡(Francisca Cubillo)和其妻子奧斯卡(Oscar)共同經營,莊園位在距離首都不遠的中央山谷產區(qū)(Central Valley)距離波阿斯(Poas Volcano)火山相當近,海拔高度在1,250——1,500米之間,每年年產量約55,200公斤。

在拉斯拉哈斯莊園處理的咖啡中,莊園主把蜜處理和日曬的咖啡借由風味的表現分成了多種不同品項,以蜜處理法來說,哥斯達黎加的農民多半借由水洗處理站的去果皮機來控制殘留的果肉量,但拉斯拉哈斯莊園決定采用另一種方式,也就是保留100%最高比例的果肉但控制在非洲棚架上曝曬和翻動的時間來呈現出不同的咖啡風味表現,在蜜處理法上莊園主將咖啡分成黃蜜,紅蜜和黑蜜。處理法黑靈魂這支豆子的處理方式是日曬處理。將采收下來的咖啡紅果于清晨放置于非洲棚架上,一天定時翻動進行曝曬一天用塑膠布遮陰靜置直到11.5%的含水率,整個過程約需三個禮拜。

實驗參數:90℃/1:15/15克咖啡粉/231克水/浸泡4分鐘/研磨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總萃取時間4’50”(因為蓋了蓋子看不見下水的情況,所以小編就參考了不蓋蓋子的萃取時間。)

【不蓋蓋子】風味:柑橘、奶油、發(fā)酵果香、蜂蜜、檸檬、黑加侖、橙子,整體感覺果酸比較活潑,層次豐富。

【蓋蓋子】風味:蜂蜜、柑橘、發(fā)酵酒香、菠蘿、香料、莓果,整體感覺甜度比較高,口感順滑醇厚,酸味比較柔軟。

小編分別測量了一下分享壺中的溫度,【不蓋蓋子】溫度比較低,是70℃,【蓋蓋子】溫度是72.5℃,蓋上蓋子的保溫效果會比較好。實驗二Hawaii KONA夏威夷·科納

產區(qū):夏威夷 科納產區(qū)海拔:1100M處理法:水洗處理品種:鐵皮卡烘焙度:中淺烘焙產區(qū)介紹夏威夷屬于海島型氣候,這里全年的氣溫變化不大,但日夜溫差大,而且有足夠的云霧來遮擋太陽。雖然咖啡產區(qū)的平均海拔都不是很高,但由于夏威夷特殊的海島型氣候以及肥沃的火山土壤使得這里出產的咖啡品質并不低。

夏威夷咖啡的知名度主要來自于kona產區(qū),不同于夏威夷其他的產區(qū),這里的咖啡種植更為多樣化,當地有超過630座的咖啡種植園生產咖啡,面積多半少于2公頃,通常是由不同的家庭來經營的。

KONA地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出了阿拉比卡咖啡,促使其成為世界上咖啡產量最高的種植園,不僅品質有保證,而且在特有的生長環(huán)境與氣候下培育出來的咖啡味道更加馥郁。處理法夏威夷主要是以水洗法為主。與日曬法最大的不同是利用發(fā)酵去除果膠層。在完成發(fā)酵、去除果膠后,由于發(fā)酵菌與雜質會殘留在咖啡豆上,因此會再清洗一次咖啡豆。為了要清洗干凈,這一個步驟會消耗大量的清水,再將果實烘干、脫殼。

實驗參數:90℃/1:15/15克咖啡粉/231克水/浸泡4分鐘/研磨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總萃取時間4’36”

【不蓋蓋子】風味:香料、黑色漿果、紅糖、奶油、蔗糖、梅子、花香、綠豆、堅果;整體感覺層次豐富,果酸明顯。

【蓋蓋子】風味:可可、奶油、紅茶、檀木香、杏仁、橙子、蜂蜜、堅果、榛果、發(fā)酵香;整體感覺果酸柔和,醇厚度高,口感順滑,甜感明顯。

【不蓋蓋子】分享壺溫度是72℃,【蓋蓋子】是73.7℃。

總 結小編經過風味型豆子的【黑靈魂】和口感型的【科納】兩組實驗對比后發(fā)現,【不蓋蓋子】的風味層次相對比較豐富,口感比較薄,風味清晰,果酸會比較活潑;這可能是因為不蓋蓋子它與室溫空氣接觸的時間較長,濾杯內咖啡液的溫度會有所下降,再加上空氣的流動會使表面的咖啡液的溫度下降更快,促使咖啡液面和壺內浸泡的之間會有溫差,溫度低的表面的咖啡液相對來說萃取率可能略低一些;也正因如此香氣會隨著空氣的流動有
一點點的散失。所以【不蓋蓋子】的咖啡風味的層次感更加的豐富,

【蓋蓋子】的咖啡口感會比較順滑,醇厚度高,這可能是因為蓋上蓋子后斷絕了空氣的流動,整壺【聰明杯】的咖啡液都在一個恒溫狀態(tài)中,它的保溫性比較好,熱量散失沒那么快,因此咖啡液面與壺內的咖啡液幾乎沒有溫差,萃取率一致。所以出來的咖啡風味會更加均衡,更加完整一些,并且因為蓋上了蓋子,香氣沒有那么容易飄散,到了分享壺中的咖啡香氣會比【不蓋蓋子】的明顯而且持久。

小編覺得【蓋蓋子】和【不蓋蓋子】都各有優(yōu)勢,在風味型豆子中可以考慮使用【不蓋蓋子】的這樣咖啡風味會更加豐富且具有層次感;在萃取醇厚型就用·的浸泡方式,對應不同風格的豆子用對應的手法才能更好的呈現出該豆子的風味特性。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