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歐包到底是什么?
胖達人,一個在2010年12月20日悄然問世于臺北市的烘焙品牌,主打由總廚蔡昆成創(chuàng)新的軟面包包,即一款結(jié)合了日式面包和歐式面包的改良烘焙作品。歐洲人常食用的面包分為Lean Dough和Rich Dough兩種,Lean系面包著重體現(xiàn)谷物本味和發(fā)酵風味,也就是通常說法里的歐包,法棍是其最典型代表之一;Rich系面包多為節(jié)慶日面包,內(nèi)含許多糖油餡料,熱量更高。
以日式面包為代表的亞洲面包則因面團中的脂肪與糖分含量更高而更具彈性,烘烤后也比較軟。出自蔡昆成之手的軟面包便是利用酵母將歐包和日式面包各自優(yōu)點結(jié)合而誕生。2013年是胖達人在媒體上最活躍的一年,先有小S為其好味代言,后又生出香精添加劑的爭議,留在消費者心里的只剩一片唏噓,至于軟面包也不再被提及。
四年后,奈雪的茶攜軟歐包沖入新式茶飲市場,重回人們視野的軟面包不再是胖達人的獨創(chuàng)作品,而是與茶飲做搭配的伙伴,并改名“軟歐包”。
你為什么還在吃軟歐包?早在2017年底,就有人曾提出“軟歐包會是下一個網(wǎng)紅食品嗎?”的問題,兩年后,我們還未看到有多少人為了軟歐包而瘋狂,因此也不構(gòu)成現(xiàn)象級的網(wǎng)紅效應(yīng)。不過,新式茶飲的頭部品牌喜茶、樂樂茶等卻都先后入了局,在各自的線下門店上架軟歐包產(chǎn)品,并依據(jù)每輪茶飲新品設(shè)計相關(guān)的歐包口味。
然而,就像前面所說,從派別來說,“軟歐包”是個偽命題,本質(zhì)是一款根據(jù)現(xiàn)代亞洲人口味而創(chuàng)造的改良面包,之所以與“歐”掛上號,大約是品牌出于營銷目的,故意為之并打造的“高級定位”形象。同樣“高級”的還有這些軟歐包的價格,以奈雪的茶、喜茶和樂樂茶為例,這三家茶飲品牌的軟歐包均價基本都在25元以上,根據(jù)餡料、口味和大小定價30~40元不等,與一般烘焙品牌高出至少一倍。許多美食類公眾號都做過有關(guān)軟歐包的測評,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在一些品牌新品廣告里見到它們的身影。將廣告因素屏蔽,“餡料不均勻”、“面皮干澀難嚼”、“所用水果不新鮮”等大大小小問題都常伴隨好評出現(xiàn),更有為了與飲品和熱點匹配而打造的那些“踩雷神包”,口味差強人意。
如此品控不穩(wěn)定,卻依然有不少人為這份高價買單,要知道,2013年胖達人進駐上海,一只面包要價20元亦是高出在臺售價的10%有余,為此沒少被人苛責。而奈雪的茶卻憑借這樣的高昂定價賣出300萬元的月營收(2015年深圳門店數(shù)據(jù)),平均每賣出一杯當季水果茶都能售出1.2個軟歐包。站在品牌角度,讓憑借奶蓋水果茶出圈的喜茶也組成研發(fā)團隊打造品牌“熱麥”的軟歐包,擁有以下B端魅力:1. 增加產(chǎn)品多樣性,陳列視覺更出彩;2. 增加客消費者到店客單價;3. 符合消費者對“茶+包”的消費習慣。
在新式茶飲還未如此強勁時,85°C、蘋果花園等國內(nèi)面包烘焙品牌早趁著第二波奶茶潮在店內(nèi)推出現(xiàn)制熱飲,卻遲遲未能讓消費者習慣“買完一只面包再點一杯飲料”的習慣。然而,如此僵局卻在短短兩年內(nèi)被新式茶飲品牌所打破。為此,我們探究了為什么大家還在吃這些新式茶飲品牌出品的軟歐包的原因。1?? 從唐朝就存在于血液里的茶點需要
造就《詩經(jīng)》的唐朝飲茶盛世,同樣也是人們用水果、糕點搭配茶飲的起源,蘇軾曾對茶點描繪以“編灌以豆豬,瑾涂以涂之。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為后人的傳承與發(fā)展立下最基礎(chǔ)的印象。宋朝時的茶點還多以金人糕點為主,例如蜜糕、栗糕等,待到清朝,民間的糕點更為興盛,出自蘇州的稻香村、黃天源、葉受和等傳統(tǒng)南味糕點開始進貢京城,“酥”從糕點口感變成了眾所周知的茶點形式。
而清代咸豐同治年間,一種叫作“一厘館”的館子出現(xiàn),那是近代茶食店鋪的初始形態(tài),同時,鹽水毛豆、花生、肉脯等咸口小食也被端上茶桌,成為人們歇腳敘談時的附和之物。2?? 防止茶醉與胃刺激無論是什么種的茶葉,多少都含有茶多酚,尤其是新采的綠茶,茶多酚含量更多,紅茶、普洱茶等茶多酚含量雖然少些,但咖啡因含量偏高,所以都不適合空腹飲用,容易刺激腸胃,濃茶更會讓人產(chǎn)生“茶醉”的體驗。而新式茶飲的茶湯大多是預先煮好,等到耗盡了才會煮新的一桶,我們無法知曉這些茶湯誕生了多久,也就對突如其來的茶醉束手無策。
因此,喝茶時需要同時攝入含糖物質(zhì),單吃一顆糖還需要含上許久,不如來一盤點心和朋友分享,例如港式茶檔常用雞蛋仔、豬仔包等搭配奶茶出品,臺式奶茶鋪附近總有一家車輪餅鋪等待你去續(xù)下一攤。到了新式茶飲,便成了向茶湯里加糖,或是就近就能購得一只軟歐包的便捷性。3?? 追求飽腹感的習慣都市人快速的工作節(jié)奏不僅催生了外賣的發(fā)展,也讓一日三餐消化得格外迅速,因此,連小憩時的下午茶都被打上了“幫助下午腦力工作”的標志。于是,往奶茶里加料成為了一種趨勢,小料的作用不再只是調(diào)和口感,八寶粥似的奶茶大雜燴透露著現(xiàn)代人追求飽腹感的消費習慣。當小料品種不再更新,能起到同樣功效的軟歐包順勢上位,有時還會獲得一句“吃不掉還能當?shù)诙煸绮汀钡墓?jié)約型稱贊。
合理搭配讓智商稅交得不太虧即使已經(jīng)知道繼續(xù)購買軟歐包如同在繳智商稅,奈何消費已成習慣,對許多人而言,不喝奶茶是不可能的,那同時來一只軟歐包也不賺不虧。就像在下午也要喝濃厚早餐茶的英國人用司康、奶油和果醬滿足口腹之欲,也似日本茶道里作為誠摯心意和點睛一筆的和菓子,茶點的選擇和搭配各有自己的道理。所以,我們從傳統(tǒng)茶點標準為你篩選了幾點新式茶飲和軟歐包的搭配法則。較為清淡、略帶苦澀的綠茶適合搭配花生、毛豆、綠豆等清甜的小食,因此,如果你來到的茶飲店跟上潮流推出了豆乳茶,你便可以詢問茶湯是什么,或是選擇綠茶茶湯。同時,含有油酥夾心或酒釀的軟歐包也能被中和得有節(jié)制且好吃。
喜茶 × 仁昌順 蟹黃酥餅包相對醇厚濃郁的紅茶與適當發(fā)酵的烏龍茶(青茶)適合搭配稍酸的元素,例如水果、棗子、話梅等,這也是許多水果茶都選擇青茶作茶湯的原因,而軟歐包上則可以挑選綴有新鮮果肉的,但不建議選擇甜度太高、太過厚重的面包。如果你喜歡吃瓜子,那也可以搭配烏龍茶一起食用,選擇一只含瓜子仁的軟歐包,既過了吃瓜子的癮,又不會磕太過而上火。
新式茶飲品牌引入普洱茶的還不是很多,平時單茶飲用時建議搭配重油類的茶點,肉類也可以列入考慮,例如喜茶的西安限定肉夾饃包?!颈酒印繀⑴c互動,在留言里說說#你嘗過哪些軟歐包?哪一只最好吃?#隨機抽選三名粉絲獲得價值¥38元 GREYBOX COFFEE精品咖啡代金券三張
開獎時間:2019年12月6日16:00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