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來想一個問題:一杯咖啡定價28或者32元,你是怎么決定的?
參考星巴克或別人家的菜單,還是自己拍腦袋想的?
科學的定價思路應該是怎么樣的呢?一起來分析一下——
”
1
賣多少錢,完全取決于“星巴克”?
先來做個小調(diào)查:如果要開一家咖啡館,以一杯經(jīng)典款拿鐵為例,你會賣多少錢?
曾有朋友和我聊起這個問題,她似乎完全沒有被困擾過,回答得不假思索。
——“31或32元吧。”——“為什么?”——“星巴克差不多就是這個價格啊?!?br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這個想法:定價先看星巴克,然后進行微調(diào)。
覺得自己家的咖啡品質(zhì)比星巴克好,那么就貴一些;自認空間體驗比不上星巴克呢,就稍稍降低個兩三元。

“好像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價格嘛?!笨墒嵌▋r看星巴克,確定沒問題嗎?
曾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目前星巴克已經(jīng)開始走平民化路線了,只不過是潛移默化的。從1999年到現(xiàn)在,星巴克一杯咖啡價格漲了幾元錢,但國內(nèi)消費者收入普遍翻了多倍,當年“星巴克暴利”的印象可能還在,只是如今從價格看它更像是薄利多銷了。
問題就在這兒,星巴克能薄利多銷,前提是品牌影響力的長期積淀撐得起人氣和銷量?,F(xiàn)實點兒說,單論星巴克在房租上的議價能力,就令多少咖啡館望塵莫及。
而另一個角度,如今星巴克的“一家門店”,和你想開的“一家門店”概念不同,其定價是經(jīng)過一套強大的算法體系支撐的,甚至門店本身都是龐大系統(tǒng)下的一個終端呈現(xiàn)。
而你琢磨定價時去參考的產(chǎn)品好不好喝、環(huán)境空間如何……幾乎都是表象。

那么,在一個商業(yè)區(qū)內(nèi),競爭對手的定價就沒有參考價值了么?不是。要參考,尤其是活得滋潤的,定價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區(qū)域消費者的價格接受程度,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
但是不考慮自身的成本與現(xiàn)實情況,盲目參考“別人的定價”,就容易和自己的營運軌道偏離。
2
算筆細賬:一杯拿鐵的價格究竟怎么定?
定價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事情。
首先,要無比清楚自己的經(jīng)營成本,你賣的一杯咖啡里面到底都包含了什么。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有這樣一家咖啡館A:
其采購的咖啡豆80元/磅(454g),牛奶15元/1L,同樣以做一杯拿鐵為例,為了方便計算,設定制作過程需要消耗20g咖啡粉與200ml牛奶。
每杯物料成本:80÷454×20+15÷1000×200≈6.52元
如今,應該很少再有人覺得“成本6.5元一杯能賣26元,利潤率就300%”了。問過房租、人力成本答應不答應了么?接著往下算——
房租:20000元/月;人力成本:18000元/月;水電費及其他費用:3000元/月;咖啡館A每月固定支出:41000元;
如果店里只售賣拿鐵,究竟要定價為多少,根據(jù)其銷售額和客流量才夠本兒呢?
這里就要提到盈虧平衡點了,我們會看到一些咖啡館的數(shù)據(jù)說每天賣出多少杯后開始賺錢,通常就是經(jīng)過這樣一番計算的。這里既然討論的是定價,我們就以定價為出口——
如果每天有50人進店消費一杯咖啡(這應該是一個養(yǎng)店期的樂觀估計了)。假定單位產(chǎn)品營業(yè)稅金及附加為0的情況下,那么單價盈虧平衡點為:

這個數(shù)字是不是有些可怕?巨大的固定成本壓力,在每天50杯銷量的情況下,一杯拿鐵要定在約為33.85元的價格,才能達到盈虧平衡。
這時候,才能去考慮你的利潤,單從賬面上看,利潤想有個15%,一杯拿鐵定價就要將近39元,比目前星巴克大杯拿鐵要貴8元,也已經(jīng)到了消費者普遍可接受的臨界點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一個粗略的算法,不少因素還沒有考慮在內(nèi),比如:變動成本中,一批新豆的調(diào)試損耗、磨豆機的吃粉情況、手抖一下就多出來的部分;前期投入的裝修、費用、家具、容器費用以及折舊;還有把店開起來需要繳納的證件辦理等一系列費用……
話說回來,以成本為中心定價的策略,對市場需求和客人心理沒有充分把握,所以,計算好這些成本后,還是少不了看看周圍類似業(yè)態(tài)成熟定價是怎樣的,綜合再做決定。
3
結 語
怎么樣?是不是很想仰天長嘯“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 ?br />咖啡館是個慢生意,既然店開起來了,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出杯量和客單價。

同樣條件下,套用以上公式,當咖啡館每天出杯量能達到100杯時,你的單價盈虧平衡點就僅約在20.19元了。
所以,不是說一開店就要在產(chǎn)品單價上把錢賺回來,莫名其妙的高價反而可能讓顧客很受傷,甚至再也不光顧。
慶幸的是,咖啡館總不會只有一杯拿鐵在賣。
有了自己的一套算法,在經(jīng)營過程中對產(chǎn)品不斷做評估總結:什么利潤高、什么銷量好、什么在增長,什么該淘汰,推推組合套餐,沖沖應季銷量,想想顧客心理,做做重點宣傳——
讓變量朝著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咖啡館主們,看你的了。
— End —
統(tǒng)籌:咖sir | 編輯:政雨本文為咖門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載商務合作&內(nèi)容轉載 | 微信:yantai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