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wǎng) 平時我們在看一些拉花視頻或者是咖啡師拉花的時候,總是會看到有這么一個動作,將打好的奶泡倒進另一個奶缸里面再進行拉花,這個動作除了看起來帥氣又專業(yè)以外又有什么意義呢?| 分缸 把打好的奶泡倒進另外一個奶缸的動作被稱為分缸。分缸的時候要注意其實奶泡是沿著杯壁緩緩流下去的,并不是直接就倒進去的,這樣會很容易產(chǎn)生大氣泡,使奶泡變得更粗。 分缸主要是為了:1、節(jié)省時間??梢砸淮涡源虬l(fā)兩杯甚至更多杯的奶泡;2、將上層的奶泡跟下層的熱牛奶融合的更充分,增加奶泡的流動性,使奶泡的上層和下層保持一致,在拉花的時候融合度高的奶泡可以拉出更加細膩清晰的條紋,平時打厚了奶泡的時候我們選擇分缸來進行補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分缸與不分缸區(qū)別大嗎? 于是我們嘗試著用700ml的奶缸來打奶泡,并用同一缸奶泡一次做兩杯拿鐵,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分缸跟不分缸做出來的拿鐵有什么不一樣呢?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700ml的拉花缸,450ml的拉花缸(做分缸用),雙份濃縮跟牛奶~ 先用雙頭出兩杯濃縮:20克粉,粉水比1:2,出40克濃縮,時間25秒。 將牛奶打發(fā),其中有一缸奶泡用來進行分缸 分別來做兩杯拿鐵拉花(這是用分過缸的奶泡制作的)(這是用不分缸的奶泡拉的兩杯花,奶泡厚度差別多大?。?img class="" data-copyright="0" data-ratio="0.447437011294526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151" src="http://m.puruisaisi.cn/file/upload/202207/01/155347911.jpe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width: 592px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 不分缸做出來的拿鐵,奶泡厚度差別會很大,很容易造成第一杯拉花偏薄,第二杯偏厚。 這其實是因為上層的奶泡流動性會比下層的熱牛奶稍差一些,而在前面拉花的時候已經(jīng)將下層的熱牛奶用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上層流動性稍差的奶泡,所以在做后面的那杯拿鐵時很容易一倒就是一層厚厚的奶泡,難以做出滿意的花型。 而分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奶泡跟牛奶再一次的融合到一起,所以會使得這一缸不管是上層還是下層的牛奶和奶泡都是比較均勻的,那么在制作拿鐵拉花的時候也就不容易出現(xiàn)上面我們所說的那種最后那杯拿鐵奶泡會比較厚的情況了。 當然啦,也并不是分缸次數(shù)越多越好,因為來回次數(shù)多了,容易起粗泡,奶泡也會開始消融,溫度下降……分缸來回倒的次數(shù)越多,奶泡分布的也就越均勻,不過一般來說兩次來回就夠了。如果來回次數(shù)多了,很容易導致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奶泡就沒了…… 小編認為,如果想要一次用同一缸奶泡做多杯拿鐵的話,那不妨試試用分缸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得做兩杯拿鐵的奶泡不管是在厚薄上還是在牛奶奶泡的融合上都可以做到比較一致。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網(wǎng)站部分內(nèi)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quán)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