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人造肉正發(fā)展為國內新一輪的熱潮,就連網紅李佳琪和羅永浩也在直播間為金字火腿的植物肉產品帶貨。今年以來,人造肉產品開始密集上市,漢堡王、星巴克、雀巢、肯德基、
喜茶等多家餐飲食品巨頭先后推出人造肉產品,并且在價格上還不菲。9月8日,Beyond Meat稱,明年中國消費者也能吃上Beyond Meat在本地生產的植物肉了。美國“人造肉第一股”的公司在一份通報中表示:公司旗下別樣(嘉興)食品有限公司與嘉興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協(xié)議,將在浙江省建設兩家工廠,預計在幾個月內開始試產,并在2021年初開始全面生產。據了解,這是Beyond Meat首家在中國建立大型生產設施的外國植物蛋白制造商。而星巴克在上周二也表示,從本月起,星巴克將在亞洲餐廳的菜單中加入植物基食品和飲料。菜單中包括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和OATLY等公司植物基產品。星巴克將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新西蘭和泰國等市場推出適合當地人口味和偏好的產品。比如在香港推出Impossible Foods的泡芙和三明治。在臺灣推出Impossible Foods的肉醬通心粉。在新加坡推出Impossible Foods的漢堡肉餅、牛油果雞蛋卷、蘑菇、焦糖洋蔥和奶酪。而在飲品上,星巴克將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推出OATLY公司的可可瑪奇朵。星巴克的這一舉動意在號召更多注重環(huán)保的消費者參與其中。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星巴克就開始在加拿大供應人造肉早餐三明治產品,售價在 4.95到5.25美元之間。4月份星巴克又繼續(xù)宣布在中國大陸推出一系列植物基食品和飲料產品,原材料由Beyond Meat提供,其他產品包括包括牛肉青醬意面(Beyond Beef Pesto Pasta)、牛肉酸辣卷(Beyond Beef Spicy&Sour Wrap)、經典牛肉千層面(Beyond Beef Lasagna)等。6月份,星巴克首次將人造肉產品Impossible Foods香腸制成的早餐三明治引入美國菜單。

看來星巴克對于人造肉市場的生意是十分認真的了。據了解,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皆為美國人造肉龍頭企業(yè)。Impossible Foods以其植物性漢堡產品而聞名,由斯坦福大學生物化學教授Patrick Brown主導的項目,以研發(fā)出不僅長得像肉,口感像肉,而且由不添加有毒防腐劑的純植物構成的素肉為主。Beyond Meat于2019年5月 2 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 公司的人造肉是植物型“仿肉”,由植物蛋白合成和改造而來的“仿肉”產品,是將豆類等植物蛋白作為原材料,通過加熱、冷卻、加壓等方法,將植物蛋白排列成肉類的纖維結構,并不斷進行試驗和改進而形成的,主要產品是牛肉、豬肉和家禽,招牌產品是人造肉漢堡,口感類似牛肉漢堡。OATLY是瑞典的植物性食品和飲料品牌,創(chuàng)立于1990年,主要提供燕麥奶等牛奶替代品,2018年年初,Oatly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據了解,目前OATLY已進入全球約30個市場,擁有3家工廠。那么,作為消費者的你,愿意嘗試市場上推出的人造肉產品嗎?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