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zhuǎn)載自王力咖啡旗下公眾號:JasDaily編輯:Jerry喜歡請分享到朋友圈通過了解萃取咖啡的原理,你可以更好地控制萃取過程中的各個變量,并且每次都能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什么是「萃取」?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里提取有價值的物質(zhì)(風味),換到咖啡萃取中,就是使用水把風味從咖啡粉里提取出來。提取出的物質(zhì)對咖啡的風味和香氣有直接的影響,咖啡中含有以下水溶性化合物,以及許多其他化合物:咖啡因(苦)酸(其中一些產(chǎn)生酸味/或甜味)脂質(zhì)(粘度)糖(甜味,粘度)碳水化合物(粘度,苦味)

「萃取」如何影響咖啡的味道?咖啡中的物質(zhì)并非都是以相同的速率被提取出來的,首先萃取出果味和酸味,然后是甜味,最后是苦味。萃取不足的咖啡酸味較明顯,過度萃取則味道偏苦,你可以通過調(diào)整各個變量來制作適合你口味的咖啡。

什么是最佳「萃取率」?TDS:總?cè)芙夤腆w(英文:Totaldissolvedsoli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也就是濃度越高,一般來講,這個TDS值就是用來表示咖啡液的濃度的。就是從咖啡中提取到水中的“物質(zhì)”的數(shù)量,萃取率被用來衡量咖啡中有多少水溶性物質(zhì)被水解出來,美國精品咖啡協(xié)會SCAA建議的最佳萃取率為18-22%。但請記住,每款咖啡豆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而不是一股腦地追求特定的“完美”數(shù)字,一切要用舌頭說話。

怎么來控制「萃取」?要從咖啡中獲得最佳口感,你需要準確地提取出咖啡中有益的“物質(zhì)”,如果你的咖啡味道不好,了解它是怎么變化的可以讓你找到原因。喝起來太酸?它可能是萃取不足,如果你品嘗到了更多的酸,而不是其他的物質(zhì),可以嘗試延長萃取時間或更細的研磨度。喝起來太苦?咖啡可能過度萃取,嘗試更粗的研磨度或縮短萃取時間。

你還要避免萃取不均,這意味著某些地方的咖啡粉的萃取速度比其他地方更快,導致萃取不足和過度萃取混合。這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你將無法控制最終的風味。您可以調(diào)整各個變量來彌補不太理想的因素,如果你的咖啡豆放的時間有點長,請嘗試更細的研磨度,以便更快地萃取,以及從不同化合物中獲得更好的味道。深烘豆更易溶,因為它們已經(jīng)在高溫下待了更長的時間。請記住,它們比淺烘豆萃取得更快,如果你換成更深烘焙度的豆子,那就得考慮使用更粗的研磨度。

影響「萃取」的變量溶解度和萃取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像咖啡豆本身的一些特征,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我們可以調(diào)整研磨度、水溫、萃取方式和其他變量,我們來看看各個因素是如何影響咖啡最終的風味的。

①研磨度使用細研磨度比粗研磨度,要更快地進行萃取,因為暴露的表面積變得更大了。細研磨度有可能產(chǎn)生更苦的味道,因為許多化合物可以被快速提取出來;粗研磨度意味著更多的酸度,如果研磨度太粗,你可能得到一杯口味單薄的咖啡,因為很多物質(zhì)沒有被提取出來。細研磨度會讓咖啡粉更緊湊,這意味著水在咖啡粉之間流動的空間更小。對于手沖和過濾咖啡,這會增加萃取時間。因此,只需使用較小的粉面,你也可以延長萃取時間。仔細選擇你的磨豆機,質(zhì)量較差的磨豆機可能會產(chǎn)生很多“細粉”。如果不篩掉,因為它們很小,會萃取得更快,很多“細粉”也意味著不好的味道。

②萃取時間萃取時間越長,從咖啡中提取物質(zhì)的時間就越長。一般來說,萃取時間短會更酸,萃取時間長會更苦。濃縮咖啡通常只需很短的萃取時間,并且使用壓力迫使水快速通過咖啡粉層,這使得它適合更細的研磨度,水更容易流動并且具有更多的表面積可用于快速提取。

法式濾壓壺就需要較長的萃取時間,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使用較粗研磨度,以此來減緩萃取時間并避免苦味。但這兩個例子都是一般規(guī)則,無論哪種方式,你都可以通過調(diào)整研磨度和萃取時間來達到最佳的組合,也有一些咖啡控法壓壺使用中研磨度,以此來獲得更多的風味。

③水溫和水質(zhì)制作咖啡的“理想”水溫約為195-205℉(約91-96℃),這也是大多數(shù)風味化合物容易溶解在水中的點。水的溫度越高,萃取就越快,如果水太涼,萃取時間會更長,這就是為什么冷萃咖啡需要更長的時間,并且具有比相同豆類的熱萃咖啡更加醇厚的風味的原因。精品咖啡協(xié)會有推薦水的標準,感興趣的可以去SCA官網(wǎng)查看。

水質(zhì)主要注意3點:水的TDS(溶解性總固體)值、PH值和水里含的礦物質(zhì)成分。水的TDS值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總固體,以ppm表示,通常ppm越低,就越容易把咖啡里面的物質(zhì)萃取出來;ppm越高,越不容易把咖啡里的物質(zhì)萃取出一來。水的PH值也應是中性的,PH值為7表示中性,大于7堿性越強,小于7酸性越強。堿性越強,抵消酸的能力就會越強,還有就是水中沒有可能影響風味的污染物。

硬水中含有礦物質(zhì),鎂有助于提取果味,尖銳的味道和鈣,增強奶油味,但如果水中含有過多的礦物質(zhì),它們會減少提取量并影響風味。一般商用意式咖啡機都有接過濾器,如果你對自來水沒有信心,可以嘗試使用過濾水或瓶裝水,看看你是否能嘗到差異。不要抱著“哪種水最適合咖啡”的想法,而是以“哪種水沖煮出來的咖啡,最符合喜好?”來做選擇。

④粉層制作手沖咖啡需要往咖啡粉里注入水,粉層的重要性在于一致性。如果咖啡粉堆積不均勻或者被不均勻浸泡,水將通過粉層產(chǎn)生通道,水會沿著阻力最小的路線流動。

過快注水或不規(guī)則移動會使一些咖啡粉發(fā)生移位,造成部分咖啡粉沒有完全浸泡。注意咖啡粉層的深度,淺的粉層可能允許水過快地通過,太深的地方可能會使水和咖啡保持接觸的時間過長,并可能導致過度萃取。

萃取是許多變量的一個平衡,如果你調(diào)整一個因素,那還應考慮它對其他因素的影響,了解萃取的工作原理將使你能夠更好地控制和調(diào)整各個變量,從而找到最適合你的口味。每次盡量記下研磨度、萃取時間、水溫以及可能影響到萃取的任何其他因素。這樣你可以在下一次輕松復制出這些變量,或者將其作為下一次實驗的基礎。— — — — end — — — —

【更多咖啡干貨,點擊閱讀】
手沖玩家必備技能 | 深烘豆&淺烘豆的不同萃取法咖啡萃取關(guān)鍵術(shù)語解讀,看完更懂沖煮!日式手沖三大門派詳解,儀式感滿分!在家用陶鍋"炒"咖啡豆,一教就會!扇形濾杯PK錐形濾杯|誰做的咖啡更好喝?實驗結(jié)果令人驚訝!
咖啡精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