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咖啡館有一個共同之處:全是韓國人創(chuàng)辦!咖啡?拜托,那只是一個小小的道具而已!
韓國人真的得到了咖啡大神的真?zhèn)?得到了若干秘笈?今天就來分享一下為神馬韓國人開的咖啡館如此成功。
市面上常見的咖啡館的“派系”:以法式和意大利咖啡為代表的歐式咖啡店:特別強調咖啡豆的品質及口味,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話總結就是:有工匠精神的私家小店;以星巴克為代表的美系咖啡館:主要強調專業(yè)、快捷,商務氛圍極濃,慢慢演化成為都市人的第二辦公室;
以上島咖啡、老樹咖啡、真鍋咖啡為代表的臺灣咖啡:可以說是真正適應中國國情的咖啡品牌,是中國大陸咖啡文化的布道者,成功將咖啡文化與中國特有的休閑文化相結合,因此邊喝咖啡邊打斗地主也是在這里僅見的。也許太過成功,讓繼承者少了繼續(xù)創(chuàng)新的動力。
而韓式咖啡館,完全就是韓劇的劇情重現(xiàn)!用超出你想象的華麗空間給你一個短暫脫離現(xiàn)實的機會!咖啡?拜托,那只是一個小小的道具而已!接下來挑重點介紹一下目前的當紅韓國咖啡館品牌:
聽完這些品牌,其實大家都明白了,韓國人在咖啡館這個細分行業(yè)如此成功一定是有道理的:
1、韓國人不斷求變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以前一位臺灣大叔講臺商的特性,大意是說,島國的現(xiàn)實讓臺灣人不夠大氣,但自然環(huán)境和資源的限制,卻把人的潛力充分的激發(fā)起來。韓國人和日本人大概類似,這個特性無法復制,民族性使然。(再強調一下,韓國人口5000多萬,國土面積99000平方公里,比浙江省略小)。
其實從2001年的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就能感受到,13年前的韓國人對于色彩、構圖的理解和細節(jié)的處理已經(jīng)遙遙領先于中國。從此之后,韓國人繼續(xù)在網(wǎng)頁設計、游戲設計領域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些或許是天生的設計感直接拉開了與中國土豪自己開的咖啡館的品位差距。Zoo Coffee的創(chuàng)始人金健佑就是一例,這哥們從來沒有學過設計,但對設計的感覺出奇的好,咖啡館里的所有設計理念和具體實施都是他一個人!
有人說,韓國這十幾年就干了一件事兒,不停的用音樂、電影、電視劇進行“文化侵略”,持之以恒的結果當然是成功了。韓國貨在年輕人心目中就是時髦、浪漫、唯美的代名詞。今天看到的一條新聞可以說是極端的注解:一個巴西帥小伙在韓國呆了一年之后,就無法自拔的深深愛上了韓國文化,最終依靠強大的整形技術,硬生生把自己整成了單眼皮黑發(fā)亞洲男。
4、韓國咖啡館里賺錢的絕不是咖啡。
而是餐具精美、食材新鮮、色彩鮮艷、擺盤創(chuàng)意的各種甜品和食物。華夫餅一般咖啡館都有賣,一般售價不超過20塊,但在豪麗斯或漫咖啡,把華夫餅擺在精美的盤子里,旁邊擠上奶油或巧克力,一盤售價是35塊或更多。
————— · 中國飲品快報 · —————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ZGYPKB 加關注。中國飲品行業(yè)權威資訊平臺,每天十分鐘,了解中國飲品行業(yè),百度搜索“中國飲品”訪問我們的PC官網(wǎng),投稿及合作事宜請聯(lián)系快報小編微信:hellodrinks」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一鍵關注中國飲品快報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