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自然科學名詞,是大氣物理特征的長期平均狀態(tài),與天氣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規(guī)定,一個標準氣候計算時間為30年。氣候以冷、暖、干、濕這些特征來衡量,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征。咖啡樹只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咖啡樹需要種植在溫暖的地方,以赤道為中心的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最適合栽植咖啡,這個咖啡生產地帶,一般稱為“咖啡帶”或“咖啡區(qū)”,但這不意味著所有位于此區(qū)內的土地,都能培育出優(yōu)良的咖啡樹。以阿拉比卡以及羅布斯卡咖啡種植要求為例來講,阿拉比卡種咖啡樹不耐高溫,溫度在23°和28°C之間對咖啡種植是最有利的,而每年降雨量需要1,500至2,000毫米,阿拉比卡咖啡的干旱期為2至3個月,年降雨量小于1,000毫米時需要灌溉,果實開花和成熟之間的時間隨著品種和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很大,對于阿拉比卡來說,大概是七個月。而羅布斯塔咖啡樹可耐高溫、耐寒、耐旱、耐濕、抗病蟲害及適應性強的特性,溫度在20°和25°C之間對咖啡種植是最有利的,多栽培于海拔1千米以下的低地,對降雨量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該品種要靠昆蟲或風力傳授花粉,所以,咖啡從授粉到結果要9—11個月時間,相對阿拉比卡要長。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