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前街精品咖啡,微信號:(長按復(fù)制)qianjiecoffee 虹吸壺,操作簡易,廣為大眾喜愛,且能煮出單純的好咖啡而不破壞咖啡原味,首先,了解一下虹吸壺的基本操作方法:虹吸式的煮法如下:舉個例子,埃塞俄比亞 耶加雪菲 科契爾 等級劃分:G1 品種:Heirloom 處理方式:水洗 研磨度:小富士鬼齒4.5(虹吸一般比手沖粗一點)水溫:91度步驟: 1. 下壺裝水, 上壺裝咖啡粉(確認(rèn)濾器的鉤子有勾好)
2. 用酒精燈或瓦斯燈對下壺加熱(確認(rèn)下壺外表為乾燥無水滴) 3. 上壺斜插在下壺中 ,與下壺的水一同升溫
4. 下壺細(xì)微冒泡時,將上壺完整插入下壺 并確認(rèn)為緊密配合
5. 下壺的水會透過玻璃管緩慢上升至上壺(下壺會殘留一些水為正常)
6. 用攪拌棒將咖啡粉輕柔的壓入水中,并輕柔的攪拌1~2次
7. 由于是先投粉,稍微靜置約45秒
8. 再次輕柔的攪拌
9. 移開下壺的火源, 使上壺的咖啡流回下壺
10. 待上壺的咖啡都完全流回下壺年后, 將上壺輕推帶拔的使上下壺分離(切勿旋轉(zhuǎn))
參考視頻40克粉,制做600 m l咖啡,粉水比1:15 熟練掌握了虹吸壺的基本操作方法之后,要想進(jìn)一步的提升使用虹吸的水準(zhǔn),研究如何攪拌無疑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課題。不同的攪拌會讓咖啡的風(fēng)味發(fā)生微妙的變化,我們可以從攪拌的手法和時機(jī)這兩面來嘗試不同的攪拌會給咖啡帶來怎樣的改變。?攪拌棒的握法 以攪拌棒為軸,像拿筆似的,以拇指,食指,2根手指拿著攪拌棒
中指頂著攪拌棒
攪拌的手法 雖然有一種非主流的大力攪拌法,但絕大部分的攪拌都達(dá)成了一個共識,即攪拌時應(yīng)輕柔,不論用什么手法,都不能用力過猛。但切記輕柔不代表慢,并不是如同慢動作般的就算輕柔,輕柔應(yīng)該是種感覺,是對力度的把握。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手法?! ? . 下壓法 下壓法其實不算是攪拌,只是將原來漂浮在水上的咖啡粉壓下去,讓粉與水能夠親密的接觸。下壓時讓攪棒的一端沿著上壺壺壁下滑,把粉慢慢的壓入水面即可,不要壓到底,淺淺的就行。下壓法的核心是安靜,心里要有一種不要打擾到咖啡萃取的心態(tài)才能把這種手法發(fā)揮出來。這種手法一般用在水剛剛上升到上壺時,即第一次攪拌。
2 . 攪拌法 轉(zhuǎn)圈法是非常容易掌握也是通常意義上比較像攪拌的攪拌法,攪拌時同樣要輕柔,將攪拌片插入液面到上壺水深的三分之一處,然后沿著壺壁轉(zhuǎn)圈攪拌,這種手法是最容易做出臺灣人所說的小山丘形狀粉渣的手法。
3 . 鐘擺法 鐘擺法讓你的攪拌棒呈鐘擺的弧度進(jìn)行,攪拌時同樣要輕柔,將攪拌片插入液面到上壺水深的三分之一處,然后沿著下圖1到2的有弧度下壓咖啡粉,到壺壁抽起攪拌棒(盡量不要碰到壺壁),這種手法是最容易使咖啡口感更柔順。
4 . 十字法 十字法依然要輕柔,對手感的要求也會更高,攪拌的軌跡如圖所示。攪拌片在水面輕柔的以“十字”來回翻攪。這種手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鐘擺法使用。
攪拌的時機(jī) 對于攪拌時機(jī)的討論則相對簡單,目前主流的是兩次和三次,兩次攪拌的就是在
水上升到上壺,攪拌一次(先投粉)或 水上升到上壺,下粉后攪拌(后投粉)熄火時各攪拌一次三次的則是在兩次的基礎(chǔ)上在中間增加一次攪拌 我個人理解兩次和三次的核心問題是針對悶蒸是否需要貫穿始終而展開的,如果咖啡粉足夠新鮮,火力又控制的好,且第一次攪拌比較到位,咖啡粉就會形成一個蓋子,這就是所謂的悶蒸。 萃取時間實用參數(shù):30~45秒→中深焙,深焙豆 45~60秒→濃淡適中,適合淺焙、中焙,淺中焙 60秒以上→濃度、黏稠度、香氣與雜苦味升高,適合重口味老煙槍 免責(zé)聲明:網(wǎng)站部分內(nèi)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quán)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