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 早期,哥斯達黎加和危地馬拉,是中美洲咖啡豆的代表,那種甘甜、潤滑的酸,直透味蕾,輕柔、韻味、香氣,叫人一飲難以忘懷! 隨著巴拿馬翡翠莊園的瑰夏(Geisha),薩爾瓦多混種成功的帕卡瑪拉(Pacamara)異軍突起后,就取代了哥斯達黎加和危地馬拉的地位,領軍中美洲儼然成為中美洲的旗幟般飄揚著,現(xiàn)在的中美洲咖啡豆是變化最大、最競爭的咖啡產國。

是哥斯達黎加咖啡的質變了嗎?亦或危地馬拉咖啡的美味不再了?非也,非也!人,是一種喜新厭舊、永遠好奇的動物,自從干處理的咖啡也在中美洲竄起,也自從蜜處理咖啡在中美洲崛起,中美洲的咖啡就進入了戰(zhàn)國時代。 一些只有傳統(tǒng)處理的咖啡產國,紛紛起而效尤,學起了干處理和蜜處理,成效如何?當然默默無名,或者繼續(xù)努力中的國家、莊園非常非常多,但是,這是一條回不了頭的路,只要仍在這個行業(yè),帶著鋼盔往前沖,似乎也是避免不了的。

尼加拉瓜、洪都拉斯,也是中美洲的可憐兒。Jinotega,Matagalpa和Segovia是尼加拉瓜非常著名的產區(qū),大部分的優(yōu)質尼加拉瓜咖啡豆都產自這些地區(qū)。1998年米奇颶風的蹂躪,讓貧窮的咖啡農有如雪上加霜,復蘇重建的腳步非常緩慢,加之,尼加拉瓜大部分的咖啡都是傳統(tǒng)濕處理,基于消費者喜新、好奇的驅使下,尼加拉瓜咖啡就慢慢被邊緣,是他們的豆子品質已經滑落了嗎?不,尼加拉瓜咖啡農對于咖啡的用心和積極提升是值得贊揚的,壞就壞在,他們的咖啡缺乏變新,其實在他們舊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是對的,對于不懂、外行的少浪費心思的策略是好的,奈何,消費者不領情,尼加拉瓜的咖啡就被辜負了!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中心的一個小而美麗的國家。它的地理位置和風土是種植咖啡的理想選擇……事實上,它是世界第五大產量的咖啡豆生產國。盡管貧困率高,咖啡葉銹病嚴重,該國的特色咖啡產量也越來越強。許多單一起源咖啡已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例如前年的卓越杯(COE)優(yōu)勝者,由埃爾帕拉伊索的Finca el Laurel的奧斯卡丹尼爾拉米雷斯瓦萊里奧種植的Parainema奪冠。它獲得了91.81分,售價為124.50美元/磅,是洪都拉斯的創(chuàng)紀錄價格?! 『槎祭箍Х鹊钠鹪炊家驗椴煌脑蚨W耀。產自Copán、Opalaca、Montecillos、El Paraiso、Agalta、Comayagua這六個地區(qū)的咖啡是洪都拉斯的驕傲。但是,即便洪都拉斯咖啡在杯測中有傲人的成績、非凡的品質,終究不敵缺乏多樣性處理法的僵疲,導致洪都拉斯咖啡備受冷落,這到底是誰的錯?!

貝里斯(Belize)以它的地理環(huán)境,當然也種咖啡,但是貝里斯的咖啡在該國舉無輕重,況且產量極少,所以在咖啡市場自然杳無蹤跡。貝里斯的咖啡口感極佳,細膩、溫潤,絲質般酸、回甘冗長,是犒賞味覺的絕等佳肴。可惜,它在國際市場總是缺席?! ∧鞲缥辉诒泵?,勉強也算是中美洲。國際咖啡協(xié)定(ICA),于1962年創(chuàng)建,是為保持咖啡出口國家的配額和維持咖啡價格的穩(wěn)定,是一種市場的協(xié)議。然而,ICA于1989年被拆除,導致管理不足,以致咖啡過度生產,而咖啡價格不斷下降,墨西哥出現(xiàn)了咖啡危機。1999年至2003年期間咖啡危機加劇,并在墨西哥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問題。1989年至1995年期間,墨西哥的咖啡產量下降了6.6%,咖啡種植者協(xié)調組織預測,自危機發(fā)生以來,咖啡生產者將損失65%的收入。 由于咖啡種植園維護不善,咖啡質量下降,咖啡的產量也跟著下降。到2005年底,墨西哥在過去三十年中的咖啡出口量最低,達170萬袋。在2006年期間,墨西哥的咖啡出口已增至420萬袋,但與5年前相比仍然很低。所以現(xiàn)在咖啡市場上,高品質的咖啡,已鮮少出現(xiàn)墨西哥的咖啡豆了?! 】Х仁袌鏊蚕⑷f變,今天紅極一時不代表掌聲不墜,為了投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態(tài),咖啡大戰(zhàn)才剛剛開鑼而已!內容來源:Full House Coffee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