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還沒意識到,但是環(huán)保的觀念已經慢慢地滲入生活中。廚余、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超市倡導自帶購物袋;外賣推行可回收錫箔紙餐盒。然 而咖啡廳何時能拒絕使用一次性紙杯?民眾何時能全面抵制一次性吸管?這引發(fā)了小編對一次性餐飲用品新聞的思考:-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環(huán)保問題的重視,據臺灣媒體報道,有民眾在“國發(fā)會”提點子平臺提議,“塑料吸管全面收費1元”,認為這些吸管無法回收利用,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已吸引近500人附議,并引發(fā)民眾討論。
-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日報道,英國議員呼吁采取行動,處理英國大量未回收的一次性咖啡杯。并要求每使用一個一次性紙杯就征收25便士的“拿鐵稅”,此舉意為利用經濟刺激改善民眾行為。
—I’m not a paper cup—看 到 這 些普通群眾可能會認為:我掏了錢買的飲料,用一次性紙杯、吸管是我個人權利,我又沒亂扔,污染環(huán)境什么的和我沒(直接)關系。一次性用品制造業(yè)會認為:產品初衷是為了服務人類,方便人民生活。這些目的也確實達到了,隨之造成的污染是后期垃圾分類處理不當,和我沒(直接)關系。環(huán)保組織會認為:追根溯源是一次性用品的生產和濫用,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個人認為,都對,也都不對。社會體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問題需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反思和積極面對,而非推卸責任。
誠然,一次性用品給快節(jié)奏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享受過后大家是不是應該清醒、選擇,而不是沉迷其中自欺欺人。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有機會彌補。即使強大如星巴克也在被環(huán)保部門糾察之后開始采取措施推行自帶杯和不銹鋼吸管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成效如何是顧客和企業(yè)共同決定的但是至少行動了就是好事所謂的吸管、紙杯收費行為,只是輔助問題解決的無奈之舉,核心行動還是需要加強制造業(yè)管理、普及環(huán)保觀念、以身作則。
如果你依然不為所動,請看看這些生活垃圾(其中一次性用品的力量不可小覷)造成的海洋污染有多觸目驚心:
不夠生動嗎?那你有必要看看下面這段視頻,感受下這只太平洋麗龜的遭遇是有多虐心!發(fā)生在2015年,讓我辛酸的不僅是海龜的痛苦呻吟,更是科研人員無助的道歉和憤怒。雖然任重而道遠,也請大家朝一個方向共同努力,為了自己,也為了后世的子女。
手機瀏覽中華飲品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