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少朋友說在前街門店嘗過咖啡感到不錯,于是買了包豆子回去自己沖泡,可沖出來的味道大相徑庭,于是就來問前街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前街就打算來一期常見的手沖沖泡問題分析,如果你在沖泡咖啡時也出現了風味不對的問題,不妨跟著前街的思路來找到原因。問題一:研磨度這個問題對于廣大朋友來說是最困難的,可以說,手沖沖不好的問題有一半都來源于沒找對研磨度。在手沖咖啡中是需要講究咖啡顆粒的粗細度,太粗也不行,太細也不行。所以搗碎咖啡豆、使用破壁機攪爛咖啡豆或者只有一片旋轉刀葉的“砍豆機”都是不能抓準研磨度的,建議不要使用。如果想要喝到手沖咖啡的風味,最低程度也要配備一個入門級的手磨。

因為咖啡的顆粒值太小,用肉眼或者用手去觸摸感受其粗細度其實是不能得到準確的信息,所以前街推薦的是使用20號標準篩網去判斷手沖研磨度?!娟P于如何使用篩網去判斷研磨度可以點擊這里】前街建議的手沖研磨度是20號標準篩網通過率為70-80%(沒有篩網的可以備一個,不貴,50元內),中淺烘焙的使用75-80%這個區(qū)間,中深烘焙的使用70-75%這個區(qū)間。

在沖完之后也可以看粉層來判斷研磨度是否正確,比如,一位熱心朋友反映咖啡很淡,味道不明顯。那么我們在這個粉層看出咖啡顆粒是比較大的,而且邊緣的地方還有一些被沖下去了,加上下水速度很快,基本可以判斷是研磨度粗了。

接下來看這位熱心朋友反映沖出來的咖啡苦澀味重。看起來這個粉坑好像還挺不錯的,但仔細看,一些部分已經呈現泥濘狀了,這是由于很多細粉粘在一塊導致的,而且整體的咖啡粉都是比較細的。所以能基本判斷是研磨細了或者細粉過多造成的苦澀味。

接著看下一位熱心朋友,這個情況出現得比較普遍,我們先來看看粉坑圖片。

這位朋友反映咖啡沖得苦味很明顯,從圖中我們明顯看出有許多大顆粒的咖啡粉,但下水很慢,如果仔細觀察,在中間的坑部有細粉造成的泥濘狀。實際上應該是這樣的,這位朋友使用的手磨研磨的咖啡粉顆粒值分布廣泛,就是明顯粗的咖啡顆粒與細的咖啡顆粒都有比較大的占比,而且粗的很粗、細的很細。以這樣的粉徑分布的咖啡粉進行沖泡時,細粉就會因為很早就吸滿水沉入底部,而粗粉因為沒有吸滿水浮在表面,所以最后在底部的細粉堵住了下水口,造成苦味明顯。表面則是明顯的大顆??Х确郏屓苏`以為研磨度沒有問題。如果你也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用篩粉器把小于0.2mm的細粉篩除,這樣就不會出現苦味明顯了。

所以,如果你在喝自己沖的咖啡發(fā)現風味不對時,可以先觀察一下粉層粉坑的顆粒大小,有沒有明顯的大顆粒?有沒有出現泥濘狀?再回想沖泡時的下水速度,下水是否過快?還是過慢?還是最后堵住不下水了?(一般以15g粉1:15比例三段式注水萃取時間為2分鐘,大家也可以以這個時間作為參考,再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判斷)問題二:手法如果判斷不是研磨度出現問題,那么就繼續(xù)觀察粉坑以及回想自己的沖泡過程,判斷是不是注水時出現了什么問題。比如這位熱心朋友反映沖出來的咖啡味道比較淡,而通過觀察粉坑看出咖啡顆粒是比較大的,而且依附在濾紙邊上的咖啡粉被刻意地沖下去了,這樣水就會沿著濾杯的導流骨直接流入分享壺中,并沒有接觸咖啡粉,所以喝起來就很淡,沒味道。

接下來的熱心朋友反映咖啡豆描述的風味是很甜的水果,但是沖出來卻很酸。那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粉坑,一共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粉墻上面還有一圈薄薄的咖啡粉,這是因為分段注水中,后面的水位高于之前的粉墻導致的;第二個是兩處粉墻被沖破了,這是因為水流過大形成的弧度沖破的;第三是粉墻與粉床之間形成了階梯而不是緩坡,這是因為繞圈范圍固定導致的。

前面兩個問題導致了部分水直接從濾杯邊流走了,沒有充分萃取到咖啡。后面一個問題是粉墻過厚且形成階梯,粉墻上的咖啡粉并未得到充分萃取,所以就會呈現尖酸、酸寡、水感等現象。好看的粉坑不一定就是好喝的咖啡,不好看的粉坑也有好喝的咖啡。但如果你在沖泡的時候遇到不好的風味卻不知道如何調整,這時就應該從標準上做起,一杯萃取比較均勻的咖啡,粉坑狀態(tài)呈現一個碗狀,四周的粉壁厚度一致,跟著濾杯的走勢緩緩延伸到底部,底部坑平直?!娟P于如何注水可以點擊這里】

問題三:粉水比例沖泡咖啡的粉水比例前街會推薦1:15或1:16,若以15克咖啡粉為例,總注水量就會達到225毫升或240毫升。使用1:15沖泡咖啡的風味會更香濃、口感更飽滿。使用1:16則適合沖泡一些像瑰夏之類的芬芳清新、酸質優(yōu)雅的咖啡。對于粉水比例,有些朋友喜歡在濾杯中還有些許咖啡液沒有流干就截流移開濾杯。也不能說這種方法好還是不好,但前街要提醒一點的是,如果在注水時遵循了1:15的粉水比例,而最后又截流了部分咖啡液,那么實際這杯咖啡的粉水比例就對不上1:15了??!【關于掐尾段截流什么時候才應該使用可以點擊這里查看詳細】

問題四:水溫基本上經過上述三個問題已經解決大部分朋友的沖泡難題了。如果研磨度、注水手法、粉水比例都判斷沒有問題,那就可能水溫不對了。前街咖啡推薦的沖煮水溫為86-93℃之間,而前街咖啡門店在出品的時候會根據豆子而選擇不一樣的水溫,中淺烘焙使用90-93℃,中深烘焙使用86-89℃。

如果你使用的水溫已經在推薦范圍內,但還是認為咖啡味道比你想象中的要酸,那么可以適當提高1-2攝氏度;如果認為咖啡味道比你想象中要苦,那么就可以適當降低1-2攝氏度的水溫?!救绻肓私馑疁貙τ诳Х蕊L味有多大影響可以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