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精品咖啡香,微信號:(長按復制)thinkingcapacity
Q1:聰明杯是什么?
Clever Coffee Dripper——聰明杯結合了法壓壺和手沖壺的優(yōu)點,簡單,方便,易用。僅需兩分鐘的時間,不管你是咖啡達人,還是新手,都能輕松獲得一杯優(yōu)質的好咖啡。
Q2:聰明杯怎么來的?
臺灣同胞發(fā)明的。
Q3:聰明杯的特點。
簡單地說,中間那個圓形是一個可活動的部分,平時處于下潛狀態(tài)(下面有四只腳,讓他懸空地呆著),活塞便牢牢地擋住了水流;放在杯子或者可愛壺上,活動的部分被抵了上去,水就可以流下來了?! 】傮w來說,聰明杯泡制的現(xiàn)磨咖啡品質比較穩(wěn)定,基本不會出現(xiàn)失敗情況,非常容易操作。臺灣產的聰明杯。既適合初學菜鳥也適合資深玩家,且價廉物美,值得一入。溫度水粉比定下來就OK了。二來,沒有手沖的水流大小影響,可以作為咖啡豆味道一個基礎的參考,經??吹接姓f為什么沒有網上寫的風味味道之類的?! 〉鞘譀_的樂趣遠大于聰明杯。前中后水流變化,斷水不斷水,好多不同的方法,味道可以在自己的技巧上進行改變。
Q4:聰明杯的沖煮方法與建議。
小編個人認為聰明杯的沖煮方式和手沖相似。簡單來說,磨粉,裝粉到濾杯的1/3位置,倒水,悶蒸,最后加水浸泡數(shù)分鐘,出品!水粉比依舊是1:13--1:18之間,水溫、悶蒸時長根據豆子來變化,研磨度依舊是中度研磨,與白砂糖粗細無異,濾紙使用專門針對聰明杯的濾紙,首選Melita的濾紙。 Clever Coffee Dripper——聰明杯結合了法壓壺和手沖壺的優(yōu)點,簡單,方便,易用。如果一時難以熟練地掌握穩(wěn)定的水流,又接受不了法式壓的細粉,那么聰明杯不失為一個容易操作,也能兼顧風味的選擇。僅需五分鐘的時間,不管你是咖啡達人,還是新手,都能輕松獲得一杯優(yōu)質的好咖啡。
聰明杯,秘訣就是在杯底有一個活塞,中間平時處于下潛狀態(tài)(下面有四只腳,讓他懸空地呆著)倒入水后在壓力作用下封閉,活塞便牢牢地擋住了水流,當放在容器上時下面的活塞被頂起,咖啡就流出來了。聰明杯使用步驟: ?折好濾紙,放在聰明杯內;
?用熱水打濕濾紙,將濾紙的味道帶走,然后將聰明杯放在分享壺上,溫熱分享壺;
?秤取 15g 咖啡豆,用刻度 5 磨成粉,略粗;
?將研磨好的分倒入聰明杯,用手稍拍平,接著加入 93 度的熱水 225g 將所有的咖啡粉浸濕,悶蒸一下;
?靜置 4 分鐘后,開始用攪拌棒攪拌,增強下萃取,蓋上蓋子,防止溫度流失,剩下的只是等待。
?將聰明杯放在分享壺上,待咖啡液全部濾完就可以喝咯!
聰明杯的秘密藏在內部的活塞和底部的開關里:在平放的狀態(tài)下,開關下沉,活塞牢牢地擋住了流水;而當把它放到杯子上,開關被頂了上去,活塞打開,水就可以流下來。小編給你們總結了常用的幾個沖煮方法:A:倒入咖啡粉,注水后悶蒸,再注水,浸泡數(shù)分鐘,出品。B:倒入咖啡粉,注水后立即攪拌,繼而悶蒸,再注水,浸泡數(shù)分鐘,出品C:倒入咖啡粉,注水后先悶蒸,繼而攪拌,再注水,浸泡數(shù)分鐘,出品。細心的你們看出來三種方法的區(qū)別嗎?第一種沒有攪拌,第二種和第三種是攪拌和悶蒸的次序發(fā)生改變,三種你們都可以試一下,聰明杯作為手沖入門絕對是最佳選擇哦~需要注意的是:
粉量到達濾杯的1/3處。除注水時,悶蒸以及悶蒸過后都需要蓋上蓋子浸泡。注水不需要太滿,上部留一英寸空間。
附錄:關于聰明杯的實驗
這個實驗是由前街咖啡館的小伙伴無私提供,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 平時在店里也稀稀落落的做了許多實驗,不過都沒有把結果整理出來,隨著時間推移,很多得到的理論與實驗結果都沒從前記憶深刻了,所以這次前街小伙伴決定嚴謹?shù)?,盡量將偏差降到最小的做個實驗,并且將數(shù)據與結果整理分享給大家,便于我們記憶,也讓大家共同探討。 我們覺得先從手沖萃取中的悶蒸開始探討,這個在手沖萃取過程中的重要的開頭。這次的實驗主題主要是2個,第一:咖啡沖煮中悶蒸與不悶蒸的差別 第二:悶蒸時間20S、40S以及60S之間的差別。 為了將人為因素降低到最小,首先我們先以聰明杯來做一組實驗,我們先命名這組實驗為第一組實驗。 第一組實驗: 準備實驗 在進行正式的手沖實驗前,我們先利用一致性更穩(wěn)定的聰明杯進行前期的準備實驗,以得出可參考的數(shù)據結論,便于對正式實驗的結果有更為準確的預測?! 嶒灢襟E: 1、 稱取12g咖啡豆,小富士(鬼齒)2.5#研磨備用 2、 準備足量92℃熱水 3、 我們將本組實驗分為A、B、C、D四小組,使用同樣克數(shù)的水量進行不同時間的悶蒸。 A組: 將12g咖啡粉加入聰明杯中,一次性注入216g熱水,上蓋靜置,總沖煮時間為4min; B組: 將12g咖啡粉加入聰明杯中,先注入40g熱水悶蒸20秒,然后繼續(xù)注水至216g,上蓋靜置,總沖煮時間為4min; C組: 將12g咖啡粉加入聰明杯中,先注入40g熱水悶蒸40秒,然后繼續(xù)注水至216g,上蓋靜置,總沖煮時間為4min; D組: 將12g咖啡粉加入聰明杯中,先注入40g熱水悶蒸60秒,然后繼續(xù)注水至216g,上蓋靜置,總沖煮時間為4min;
結果分析: 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可見隨著悶蒸時間的增加: 咖啡液濃度以及萃取率依次降低,分析原因如下: 總沖煮時長固定為4min不變時,隨著悶蒸時間的增加,實際萃取階段的時間是逐步減少的; 悶蒸時,杯內咖啡粉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溫度下降的情況。悶蒸時間越長,溫度下降的幅度越大,而且再次注水時,壺內的水溫也會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在整個沖煮過程中,ABCD四組的聰明杯中的萃取溫度是依次下降的?! ‰S著悶蒸時間的增加,酸度降低,甜感、粘稠感都有所增強。整體風味逐步后移,且更為復雜。
免責聲明:文章圖片部分來源于騰訊財經,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更多專業(yè)咖啡交流 請掃碼關注微信:thinking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