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芋貴人柜臺,總能發(fā)現(xiàn)甜品的操作都是帥哥主廚。對這個巧合,芋貴人的創(chuàng)辦人楊綾惠女士哈哈大笑,她幽默地說到:“養(yǎng)顏、美容、助消化呀!”
1994年,楊綾惠夫婦在臺北天母開著小發(fā)財車創(chuàng)業(yè),從外婆的古法做出的天母芋圓之家,在2010年登陸上海后,已在蘇浙滬開出上百家分店,甚至北到青島、南到海南,西到昆明,都有芋貴人。
由于芋貴人的產品都是天然不加色素,以紅豆湯、純芋泥為招牌,所以消費者也多是年輕女性。雖然是小吃型態(tài)的臺式甜品,但選址大多在白領商務圈,產品名稱又符合前一陣子流行的“穿越”和“宮廷”風,主打小資客層的心。
在2010年登陸長三角甜品戰(zhàn)區(qū)時,芋貴人以令人驚艷的梅子芋頭讓不少食客趨之若鶩。不走尋常路的楊綾惠自詡自己是“巫婆”,喜歡配來陪去、搞實驗和開發(fā)新品。芋貴人如今賣得很火的仙草冰淇淋就是這么誕生的。
楊綾惠覺得“做給孩子吃的心情,才能端出去給客人吃”。楊綾惠最近又研發(fā)出新的芝麻圓、仙草冰淇淋,除了好吃之外,產品也很健康。
“媽媽團”助陣,選址、建議有一套
回想到當年入駐日月光賣場、找尋原料商的過程,都是碰到熱心、好心的人,讓楊綾惠一路走到今天。而今,芋貴人的升級再進化,也多虧了新一波的貴人,也就是上海臺商太太們的貴婦團。
由于芋貴人全大陸有百來家分店,其中不少是加盟業(yè)者,質量把關時,除了總部會派人不定期突襲檢查之外,考察質量與服務態(tài)度的“免費秘密客”就是這些臺商太太:她們沒事就到處吃吃,除了幫芋貴人把關之外,也可以在服務、菜色上,給出不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