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萊因藍主題飲品店也在全國各地開花,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五線城市,幾乎每個城市都有。
作為一種顏色,克萊因藍到底有什么魔力?為什么會火?




克萊因藍是1956年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首次調(diào)出,注冊專利“國際克萊因藍”(IBK)。
自2019年,Dior、LV、Gucci等品牌紛紛推出克萊因藍的服飾;iPhone 12也采用了“克萊因藍”配色;Off-White 2021秋冬系列的秀場中,也將克萊因藍推舉至話題中心……從各大藝術展到各行各業(yè),小到箱包、服裝、手機殼、配飾等單品,都刮起了“克萊因藍”之風?!昂孟裆砩喜粠c克萊因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潮” 。克萊因藍這波潮流趨勢,也火到了飲品行業(yè),2020年開始起勢,2021年年中達到高潮。

瑞幸咖啡在福州大榕樹文化創(chuàng)意園巴士店,還有成都冠城廣場集裝箱店,都是選用的克萊因藍;荔制茶、ARTEASG的店面也是以克萊因藍為主。從一二線到三四線城市,基本上都有克萊因藍主題店。
克萊因藍的網(wǎng)紅店,銷量也不錯:青島IBK Coffee主理人趙阿龍告訴我,從去年5月份到年底左右,每個月營業(yè)額都能在30萬左右,最高日銷300杯+。
位于菏澤的What-03店面多以克萊因藍為主題,主攻下沉市場,已經(jīng)開出了50家店。那么克萊因藍,都是怎么在飲品店被應用的?

1、顏色+名字,創(chuàng)造記憶點提到克萊因藍,不管將其在門店使用的飲品店老板,還是普通消費者,“純凈”、“高級”、“富有視覺沖擊力”、“很容易被人記住”等,都是他們口中高頻出現(xiàn)的詞匯。這些克萊因藍的門店,名字也多圍繞藍色展開,增加雙重辨識度。比如上海的BLUE BUBBLE,青島IBK Coffee以國際克萊因藍的英文首字母的縮寫而成。

店面裝修普遍成本較高,更注重藝術感,還會融入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克萊因藍暴力熊、賽博朋克等元素。

多采用兩種搭配:
- 比較常見的克萊因藍和工業(yè)風、廢墟風搭配,偏冷調(diào)。比如惠州的LMM檸濛濛,石獅IN LIKE,三亞的七七哩,青島的HALO SOUL COFFEE等。
- 克萊因藍和白色相搭配的風格,偏清新風格。比如ARTEASG,湛江的1993COFFEE&TEA,東莞的派咖啡,蚌埠的魔都都,郴州的張小希,南昌的茶乙己等。

3、產(chǎn)品也圍繞藍色展開產(chǎn)品上使用克萊因藍,初階思路是對藍色還原,做出藍色的產(chǎn)品。比如廣州茶不達意的“藍朋友”、東莞BlueBubble的“天空之城”、淄博BlueBeverage的“布魯?shù)乃{”、青島IBK的霧霾藍氣泡水等。
產(chǎn)品的進階思路,是做藍色相關的意向,比如海浪、游泳圈的造型,藍天白云的造型等。

4、克萊因藍店多開在下沉市場通過采訪發(fā)現(xiàn),相比其他網(wǎng)紅店開在一二線城市,克萊因藍的主題店更多開在下沉市場。
在當?shù)匾宰パ矍虻男问降谝粋€出現(xiàn),更能引起年輕人的注意,引來打卡拍照種草。在拍照元素上,除了藍色,還會有路標吸管、本地車牌杯套、諧音梗、盲盒奶茶等創(chuàng)意玩法融入,多個層面吸引傳播。


隨著網(wǎng)紅店的流行,投資開店者對待“網(wǎng)紅店”也越來越理性。要么,是連鎖品牌借鑒網(wǎng)紅元素開主題店,蹭一下熱度開出;要么,是網(wǎng)紅店的專業(yè)打造者,時刻跟進熱點,用博眼球的營銷做快生意。
總之,這二者都不會因為盲目跟風帶來太多損失。
因為在網(wǎng)紅流行熱度的另一面,是散得快。怕就怕,憑借一時興趣的投資者,用網(wǎng)紅元素開店。2020年蘋果發(fā)布的iPhone 12,配色之一就用了藍色,被一些網(wǎng)友吐槽——“一向以高端形象示人的蘋果,怎么可以用和垃圾桶、馬桶刷、拖鞋這些廉價日用品一樣的配色,還能不能愉快地發(fā)朋友圈了?”交替出現(xiàn)的流行趨勢如同一輪又一輪的大浪淘沙,借流行趨勢開店是個自帶營銷的好思路。但開潮流店門檻也在變高,要讓店生命力強,不變的規(guī)律永遠是做好運營和產(chǎn)品。

統(tǒng)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文章為咖門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