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wǎng)悶蒸,就是一個讓咖啡粉充分排氣的過程。對于一杯咖啡來說好像還是蠻重要的,畢竟是否悶蒸、不同的悶蒸手法、不同的水量以及時間都會對一杯咖啡產(chǎn)生不小的影響。

大概喝茶和喝咖啡之間,總是存在很多共同之處吧,經(jīng)常會有朋友問,沖茶的【頭泡】通常都是不要的,那悶蒸的這些咖啡液是不是也要倒掉的呀?然后小編突發(fā)奇想,悶蒸時滴下來的這些咖啡液是什么味道的,如果去掉這部分的咖啡液會得到一杯什么樣的咖啡呢?于是就有了這次的一個小實驗~我們這次用的是【耶加雪菲 莓果園】來做這個實驗。這次的實驗我們需要用上濾杯架~


莓果園20克,水溫89℃,由于這次用的是濾杯架,所以我們稱的只有咖啡液的重量,咖啡粉會吸掉大概1.5倍的水,粉水比1:15,液重大概是1:13.5。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悶蒸時的咖啡液濃度較高,酸度也會比較強,喝起來像是在喝濃縮咖啡液一樣,正因為濃度太高,風味過于集中,只感受到了明顯的莓果酸香;而去掉了悶蒸的咖啡液整體平淡,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就像是喝了一口略帶莓果風味的水一樣。

然后我們將悶蒸的這一部分的咖啡液倒了回去搖勻再試了一下,入口草莓、藍莓果醬般的酸甜感,加上百香果、發(fā)酵果香的香氣,感覺這才是完整的一杯咖啡呀!

說白了,咖啡的萃取就是用水把咖啡粉里面的物質給帶出來,最容易萃取出來的便是一些花香果酸這些了,而悶蒸階段的咖啡液則主要是這些物質組成的,再加上給水不多,所以這部分的咖啡液喝起來會濃,而且酸度也比較高。隨著給水量的增加,后面析出的物質由花香果酸轉變?yōu)榱颂鸶噙@些物質,而且濃度也降低了,所以喝起來沒什么風味,而且比較淡。通過本次的實驗,小編覺得悶蒸這一段的咖啡液也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為這一段的咖啡液才是精華啊!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wǎng)絡,網(wǎng)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行業(yè)交流請加小編微信:yinpinjie.com,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