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精品咖啡香,微信號:(長按復制)thinkingcapacity

遠觀如同白色盒子,實則是兼具社交和工作用途的多功能建筑物,這是最近由芝作室(Lukstudio)帶來的全新設計。該工作室由香港美女設計師陸穎芝創(chuàng)立,設計團隊在過去幾年內完成了一系列精致的作品,每一個項目中都能發(fā)現他們對設計細節(jié)的極致追求,今次設計又有哪些亮點呢?


在廣州天河區(qū)的一個老住宅樓下,芝作室將空置的城市邊角改頭換面成為 Atelier Peter Fong:一個工作室與咖啡館。一系列的白色墻體與原本的凌亂場地形成涇渭分明的效果,創(chuàng)造出引人駐足的寧靜空間。


在建筑外部,漂浮的輕盈鋁板將白色墻體歸于其下,又像一條線劃出新舊的交界。三個并列的白色盒子由內穿出,構成統(tǒng)一的外立面。而盒子間留出的之間地帶如同城市街巷的延續(xù),吸引著過路行人。

每一個白色盒子都包含著不同的功能:咖啡廳、頭腦風暴區(qū)、會議室和休閑區(qū)。盒子之間以暖灰色調處理,頂部呈現原有結構,與純白的盒子形成對比。

根據對功能需求和周邊環(huán)境的細致推敲,芝作室在墻體里外雕刻出不同的開口與凹凸。大的開口將咖啡廳里外貫通,并將窗外綠景框出。在室內,局部挖空的天花板與木飾面壁龕營造出親近舒適的氛圍。

同樣的手法也應用于辦公空間入口,三角形門廳的底部留空而成一個靜謐的禪意山水,它不但是內部辦公的景觀焦點,也在視覺上讓室內外相互連通。

不同材質的選擇也進一步定義著空間功能。平滑的白色墻壁與水磨石地板占據了主要的公共空間,如同畫布般捕獲著光與影;半透明墻面在公共咖啡館與工作場所間造成微妙聯系;更私密的區(qū)域多選用自然原材,例如頭腦風暴區(qū)的連續(xù)木材表面以及休息區(qū)中的磚石墻面。

通過咖啡文化與聯合辦公相結合的模式,Atelier Peter Fong 將基于現代概念的社交模式融入到尋常鄰里中。一個被遺忘的城市邊角通過設計成為社交熱點,這脫胎換骨的轉變詮釋了建筑的介入可以如何為城市注入新活力,激活社區(qū)再發(fā)展,創(chuàng)意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地點:廣州天河區(qū)華康街42號圖片來源:Lukstudio芝作室,dezeen文章來源:界面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來源于界面,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更多專業(yè)咖啡交流 請掃碼關注微信:IMAKECOF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