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剛開學的妹妹向我發(fā)來“吐槽”:經過一個漫長的暑假,學校里的蜜雪冰城換成以咖啡為主的幸運咖,原有的一家益禾堂也升級漲價到十幾塊/杯,在學校實現(xiàn)“奶茶自由”竟成了奢侈。到學校開店,是蜜雪冰城、益禾堂等一批奶茶品牌的“起家生意”。20歲上下的年輕人是飲品的準消費群體,依靠這群人的購買熱情,打開了茶飲早期的市場。但這兩年,連鎖品牌主動選擇在校園里開店的,卻越來越少了。據(jù)古茗的一位加盟商介紹,總部在選址上已經“放棄”校園內,轉為在校園外開店,目標客群不僅包括學生,也包括周邊居民和白領。

從學校內轉到學校外開店,成為校園店生意的新思路,采訪多地的大學城門店,都在經歷這個變化——西安的賽格國際購物中心、重慶的龍湖U城天街、鄭州的二七萬達等,相比于進校園,在學校附近有商圈的情況下,茶飲店會優(yōu)先選擇進駐商場,住戶、游客、學生群體都抓。Rotiboy烤包男孩在龍湖U城天街開了家分店,品牌負責人楊鵬告訴我,他們看中的就是圍繞大學城的人流量,學生和教職工多,也有不少住宅區(qū)。人均價格15~20元,既有甜品,又有飲品,很容易吸引顧客,日銷量平均在300單,最高達到500單。

除了商圈,也會選擇住宅+學校并行,純校園店少了。古茗有家加盟店開在學校附近,周圍沒有商圈,只有住宅區(qū)和有兩所大學,租金比商圈門面低了不少,客群定位為教職工+學生+居民。茶飲店更傾向于往校外開,隨著這兩年茶飲市場的發(fā)展,原因是很明顯的:


這兩項,都需要高校資源介入。重慶的Rotiboy烤包男孩品牌負責人楊鵬告訴我,校內店基本都開在食堂里,雖然沒有底租,但抽成很高,達到了25~28%,比獨立門店的投入更多??梢钥闯觯谛乳_店雖然具備一定優(yōu)勢,如具有排他性、無強勢競爭對手。但不足的地方也很明顯:食堂攤位需要“搶著租”,前期投入成本大,抽成點數(shù)較高等等。

2.疫情影響,校園店不確定性更多了成都品牌陳多多有多家門店做的是校園生意,其創(chuàng)始人陳俊任告訴我,校園內的生意,學生是消費主力軍,占比90%,平均日銷量可以做到500單;開在校園外的店,客群構成更豐富,正常日銷量可以做到600多單。
據(jù)陳俊任介紹,自從2020年爆發(fā)疫情后,校園內的門店生意已不如以前。很多學校封校停課,門店也被迫閉店歇業(yè)?,F(xiàn)在校內門店生意逐漸恢復正常狀態(tài),但是校內門店必須經歷的就是每年的寒暑假生意淡季。校園店生意雖客群穩(wěn)定集中,劣勢也很明顯: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比商圈低;另外,受到寒暑假影響,一年直接減少3個月的營業(yè)額。這兩年疫情影響推遲開學,營業(yè)期甚至只有8個月。
而轉移到校外開店,客群的構成不止有學生,還能吸納附近社區(qū)、商圈等,增強抗風險能力。

3.00后的學生,消費需求變了學生的標簽是消費力弱,但這個情況隨著00后這一代的成長在發(fā)生變化——對這一屆的學生來說:雖然大多消費能力依舊一般,但消費意愿和消費需求在提高。原來蜜雪冰城就很好,現(xiàn)在從社交平臺知道了喜茶、奈雪,也會去打卡。一位00后的朋友告訴我,她可以少喝幾次蜜雪冰城,攢到外出時買喜茶奈雪星巴克,顯得“有B格”,還能分享朋友圈。這就導致,學生對茶飲店的產品、體驗要求變高,不是有就行,還要好,對品牌的選擇門檻也提升了。4.品牌的盈利需求也在提升從品牌角度看,這兩年,“升級”成為很多連鎖品牌的關鍵詞,隨著品質、體驗提升,產品價格上去,學生的高頻消費買不起了;另外開店的成本提升,也迫使門店要把單量做上去,才能更快回本。

這時在校園內開店的弊端顯露——增量少。校園內開店要求較多,比如不少高校禁止開通外賣平臺,部分能做外賣的茶飲店,因為疫情帶來的集中封校,無法配送產品。甚至會有學校對產品定價有要求,如單價不能超過10元等,品牌想要在校園內開店,就只能配合學校要求降低定價,回本更難。

站穩(wěn)校園市場的門店,也在發(fā)掘出新的“生存規(guī)則”。
1.開在大學城商圈,有個隱形優(yōu)勢開在大學城附近的商圈和普通商圈,有一個最大的隱形優(yōu)勢,即每年的新生報道,是品牌的最佳宣傳期。楊鵬告訴我,新學生對學校周邊總是充滿好奇心,商圈就是他們接觸新生活的首選地段。這類人群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們都來自五湖四海,并非只有本地人,這種流動性為品牌做了曝光,外地人會熟知該品牌,本土品牌不再“本土”。

因此,這種每年固定的新生開學時,烤包男孩都會做會員儲值活動,吸引新顧客的同時,也能促使辦卡,轉化為老顧客。2. 封校期間,也能讓大單產生相比于其他品牌,荔制茶有一個標準:選址離學校越近越好,裝修設計更加活潑,符合學生的審美,還會設置卡座,滿足學生社交需求。他們還抓住了封校的機會——封校期間,學生出不了校門,對校園外的店會造成了一些影響,反而促進大單的產生。

他們在每家門店做單獨社群,學生可以在里面自由拼單,拼成大單后員工會將奶茶放在門衛(wèi)室,學生自行取餐。利用好學生的需求和穩(wěn)定性,他們的消費力就會持續(xù)存在。3.做好口碑,讓學生和門店“抱團”另一個渠道是,讓學生“抱團”、讓學生和門店“抱團”。在陳俊任看來,在校內做生意,口碑是第一位的,因為學生人群密集、他們也更注重消費體驗。所以,陳多多在在開新店前,都會提前做品鑒會,邀請學生試飲。對品牌形成認知后,客群就會更穩(wěn)定。

開在學校食堂里的荔制茶,日銷量比較穩(wěn)定,基本在300單左右。除了開在校內的“排他性”(食堂基本只有一家奶茶店),沒有強勢的競爭對手,荔制茶單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注重做社群,定期在微信群中發(fā)優(yōu)惠券或做活動。
對學生來說,社群同時起到交友、聊天作用,活躍度很高。雖然在校內不能做外賣,但聯(lián)絡了幾位學生兼職在校園內送奶茶,依舊起到外賣的作用。

隨著門店對盈利的要求提升,加之疫情影響,穩(wěn)定被打破,穩(wěn)定也難以滿足茶飲店不斷增長的盈利需求,逐漸轉移到學校外開店。
但不論選址如何變化,年輕人的茶飲需求一直都在,就看如何隨市場及時調頭。
統(tǒng)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文章為咖門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2021新飲力新茶飲大賽總決賽觀賽通道已開啟!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飲力學院V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