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老板,沒辦法左右咖啡豆、設備器具的品質;你跟顧客、同事也沒有血緣關系,沒辦法強求他們的寬容。而生活需要激情,不要因為外在因素和夢想背道而馳。所以,調節(jié)心態(tài)的前提下,提高個人技能和職業(yè)操守就顯得尤為重要。蔡康永有段話說了多年卻永遠適用: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下面模擬三個情景,讓我們融入其中,想想自己會怎么做:每天開鋪,所有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就必然面臨一件大事——調磨。磨豆機怎么調,萃取方案設計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但是這只是一個調整方向,具體什么時候才合適,這都要靠“喝”,喝到嘴里才是比較真實的。
這時候,咖啡瑕疵豆多、磨豆機通道粉多、咖啡機沖煮頭出水量小,這些都可能增加espresso校準的難度。你應該一邊埋怨,一邊隨便萃取幾次敷衍了事,心想反正大多數(shù)人喝不出來么?雖然這種行為和心態(tài)十分常見,但是!請相信我,這絕對對任何人都沒有半點好處。- 有懂行的人喝到,會認為你特別不專業(yè)(如果你做了很久的咖啡師,大概不會愿意聽到這個詞吧)。被小白同事看到,會傳遞錯誤的習慣。被老板看到,警告、罰款都可能發(fā)生。被自己喝到,會不會惡心到自己?人體是有行為記憶功能的,長期的不規(guī)范操作只會讓你越來越不懂萃取,陷入“沒自信-亂操作”的惡性循環(huán)。對自己要求高些,年輕從來沒有容易可言。

店里來了一個小白顧客,什么都不懂,隨便點了杯熱拿鐵,要拉花、要奶精、要糖包,甚至要吸管。你會把這些都給她,然后和同事竊竊私語、暗諷對方的無知嗎?這樣的行為也很常見,當然!這是你個人言論自由,無關對錯,但依然對任何人都沒有收益,包括你自己。- 背后的討論,并不會讓顧客對咖啡飲用文化認知有一丁點的進步。暗諷他人的行為,不會給同事留下好印象,你們之間總會有距離(同事會猜疑你在背后是不是也會說他的不是)。這種情況,每天都會不斷發(fā)生,看一遍就翻篇吧,再說一遍的話,腦子就會再記一遍,終日被負能量籠罩,自己的心情也不會好吧。對他人多些包容、引導,彼此的生活都會更美好。

店外人來人往,店內卻人流稀少。你是否會抱怨這些路人沒有品位,不懂生活,然后低頭玩手機?這個情景應該是很多咖啡館的現(xiàn)狀吧,如果你安心于此,得過且過,這樣的選擇也沒有錯。但是誰不想盈利呢?沒有經(jīng)濟用什么支撐情懷!閑暇時間,走出吧臺,改善下店面環(huán)境,陪顧客聊會天,甚至坐在門口看會書。格局、熱情、修養(yǎng)都是消除陌生的破冰船,讓對方降低心理防線,才能達成雙贏。
咖啡師,不是什么卑微的職業(yè)。只有不思進取,才會變得難以啟齒。對所有人(尤其是自己)負責,不抱怨,不將就,讓更多的人因為你愛上咖啡吧。



在咖啡這條路上堅定走下去不抱怨,不將就,不妥協(xié)多學習,多交流,多分享你也能走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轉走 共勉!
手機瀏覽中華飲品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