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肚臍這樣的造型呢,傳說是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因為帶糧不方便,然后做了中間留孔的餅,穿繩別在腰間,方便士兵帶干糧,后來因太過好吃,而流傳至今。不過個人覺得,更多的還是和它內(nèi)餡有關(guān)。餅的內(nèi)餡主要是紅糖,受熱融化膨脹會導(dǎo)致餅皮被撐破,糖漿也會溢到外面來,所以提前預(yù)留個洞,可以讓多余的糖漿從小孔中流出來,這樣餅就能保持完整啦。
一個小小的透氣孔,就完美地解決了肚臍餅在烘焙過程中,出現(xiàn)的破裂問題,我想這大概就是吃貨的智慧所在啊~
肚臍餅
↓視頻版教程↓↓圖文版教程↓
餅皮:中筋面粉300g小蘇打2g紅糖20g玉米油40g溫水130g紅糖餡:紅糖80g紅薯淀粉30g
餅皮制作:①將20克紅糖與130克溫水混合攪拌至融化,紅糖水就做好了
②碗中倒入300克中筋面粉、2克小蘇打、40克玉米油和步驟1的紅糖水
③將步驟2的材料攪拌均勻
④接著揉成光滑的面團,再將揉好的面團松弛15分鐘待用
紅糖餡制作:將80克紅糖和30克紅薯淀粉倒入碗中攪拌均勻備用
組裝:①將松弛好的面團平均分成8等份的小面團
②然后取一個面團,用手搟平成餅狀,再將步驟5中混合好的紅糖餡料包入面餅中
③將面餅像包包子一樣捏緊收口
④再將面團稍稍按扁
⑤接著將餅的兩面各刷上一層油
⑥ 再在餅上用牙簽戳開一個小孔
⑦ 最后放入預(yù)熱好的烤箱,上下火200度烤20分鐘即可
肚臍餅就做好啦!
薄脆焦香的餅皮,散發(fā)著濃郁的小麥香,中間像肚臍一樣的小孔特別可愛,還有糖汁微微從里面流出,非常誘人。
輕咬一口,焦香濃糯的紅糖緩緩纏繞在舌尖,抿一口就化了。細細品嘗,薄脆的表皮還夾雜著淡淡的紅薯味,甜而不膩,越嚼越香。畢竟連《舌尖上的中國》導(dǎo)演陳曉卿也忍不住評論:“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
如果有其他疑問請在下方留言給我們看到后一定盡力回復(fù)大家?(^?^*)
懶人版芋泥紫薯蛋糕
無油烤鮮奶,5步就get!
入門無難度拉絲面包,一學(xué)就會
這款肉松小貝好吃的關(guān)鍵,就是這個醬!

手機瀏覽中華飲品屆













